近年来,重庆市黔江区小南海镇小南海村利用集体经济流转撂荒地建起130多亩吊瓜基地,并与吊瓜籽厂家合作,进行“订单吊瓜”种植。时下,成熟的吊瓜像小灯笼一样挂在藤蔓上,村民抓紧农时进行采摘分拣,确保增产增收。
春日,如果能在黔江小南海偶遇落日,那会是一场美丽的邂逅。当前正是小南海地震堰塞湖枯水期,大量地震滚石从湖面露出,形成了千岛起伏的壮丽景观,更平添了几分韵味和神秘感。夕阳中,天边霞光万丈,金色浸染整个湖面,水天一色,倒影成趣,湖畔如画的美景让人惊艳。
深秋,黔江区小南海国家地质公园地震堰塞湖四周的群山已悄然变换了颜色,斑斓的秋色与碧波荡漾的平湖,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山水画。从高处俯瞰,远处青山如黛,湖面如镜。湖的四周分布着大量自然生长的枫树、青杠等植物,湖水与多彩树叶相应,山、水、岛、峡风光融为一体。
每天8点,渝见“村”光今日打卡新建村新建村位于重庆市黔江区小南海镇,平均海拔900米左右,幅员面积24.79平方公里,全村辖6个村民小组,共有463户1819人,是土家十三寨(小南海)景区的民俗体验区,有渝东南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土家吊脚楼群。
7月16日,位于黔江区小南海景区出现美丽的晚霞景观。据了解,小南海景区为融山、湖、岛、峡等风光于一体的高山淡水堰塞湖,是国家地质公园,也是国内保存最完整的一处古地震遗址。当日傍晚,落日余晖映射水面,流光溢彩,绚烂夺目,与绿水青山交相辉映,景色如画。
受寒潮和冷空气持续影响,重庆黔江区的高海拔山区气温一直保持在零下,险峻的峭壁之上,出现了壮美的冰瀑奇观,带给人们难得一见的冬日美景。雪后初霁,在重庆黔江区小南海镇双岩村、八面山林区等地,山中冰雪仍未消融,最低气温保持在-6℃左右。
6月22日,小朋友在重庆市黔江区小南海镇新建村土家十三寨体验包粽子。当天是端午假的第一天。黔江区小南海镇新建村土家十三寨是中国传统村落、 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和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这里保存着完好的土家族吊架楼建筑群和土家族传统农耕文化、民俗文化。
新重庆-重庆日报 特约摄影 杨敏9月12日,黔江区小南海镇桥梁村,村民在晾晒农作物。特约摄影 杨敏金秋时节,黔江区的水稻、玉米、黄豆、花生、辣椒等农作物相继成熟,农民们抓紧时间抢收、抢晒,确保颗粒归仓,实现增收,田间地头、房前屋后,到处是忙碌的身影。
【来源:重庆民政】龟亭山大渡口区牛栏坝往长江上游,长江边上有个小岛叫龟亭山。龟亭山又称龟停山、车亭子、小南海,确切位置在跳磴河入江口以东百多米,距长江北岸两百米的长江中,与巴南区隔江相望。“龟亭”因龟亭溪在此入江而得名,是大渡口见于文献记载的最早地名。
重庆市黔江区小南海镇桥梁村古枫寨,是一座有着300多年历史的土家族院落,这里风光秀丽、民风淳朴,因院落四周有100多棵古枫树而得名。寨里至今还保留着土家族传统的生产劳作方式和生活风俗,是重庆市首批传统村落。金秋时节,院落里的村民忙着抢收、抢晒农作物,确保颗粒归仓,实现增收。
2月27日,游客在重庆市黔江区小南海景区赏梅。连日来,黔江区小南海景区的梅花盛开,吸引了不少游客前往观赏,感受春的气息。闻花香、拍美照,尽情徜徉花海。艳丽的花朵挤满枝头。上游新闻签约摄影师 杨敏 摄影报道投稿邮箱:syxw@vip.163.
重庆市黔江区小南海国家地质公园是融山、湖、岛、峡等风光于一体的高山淡水堰塞湖,也是国内保存最完整的一处古地震遗址。近年来,重庆市黔江区针对旅游开发给小南海生态带来的损坏问题,关闭了小南海旅游项目,让旅游发展为生态保护让路,有效保护了小南海的生态环境。
穿过青石板步道,游客们推开双扇木质大门,眼前顿时一亮:花团锦簇、庭院深深的结庐小院,坐落于重庆市黔江区小南海镇新建村。小院内,一处老屋正在紧锣密鼓地修缮中,工人师傅们要在中秋节前完工,给这座闲置多年的土家族吊脚楼添上屋顶咖啡馆。
重庆市黔江区小南海镇新建村土家十三寨由13个土家院落组成,居住着200多户土家人,保存着土家族传统的民风民俗,是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2013年被列为中国传统古村落。春节期间,村民们给游客表演自编自演的民歌、舞蹈、民俗等文艺节目,欢乐过大年,喜迎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