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月22日举行的“3·21”东航MU5735航班飞行事故第一场新闻发布会中,中国民用航空局航空安全办公室主任朱涛介绍,下一步事故调查组将重点搜寻事发现场飞机上的两部飞行记录器,尽快开展“黑匣子”数据分析。
上世纪90年代,黑匣子出现了集成电路存贮器,类似于电脑中的内存条,可记录25小时的FDR飞行数据,它通常可记录几百甚至上千个参数,包括飞机的高度、速度、加速度、俯仰、倾斜、航向、飞机发动机及主要部件的性能参数,还有温度、气压、风速等机舱内外的环境参数,记录精度和可靠性大大提高,同时还克服了磁带式记录器只能顺序读出数据的缺点,能够方便地提取最近4小时内任意时间点的飞行数据。
▍黑匣子里主要包括两部分数据:飞机的飞行数据:在这里主要包括飞机的航向、飞行高度、飞机飞行状态、飞机飞行速度、燃油情况、飞机内温度等数据,专家可以借助飞机失事前的飞行数据,分析导致飞机失事的可能原因,或者是飞行员误操作,或者是发生撞击,再或者是异常天气、飞机自身故障等等;
本周——东航客机失事,牵动人心广东入汛,回南天卷土重来国内疫情“倒春寒”全民1洗2戴3针齐全保4季平安南方号还有哪些精彩内容?一文带你回顾>>温馨提示:左滑浏览本期荐读海报 ▼(点击观看视频)+点知识 | 东航MU5735失事,为何一定要找“黑匣子”?
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副教授郭庆22日在接受采访时指出,黑匣子做到无线传输数据和云同步从技术上应该是可以实现的,但其实因为在飞机正常飞行的时候黑匣子保存的数据没用,这个数据仅仅是进行飞机出事故后分析的,也就是说飞机只有在发生事故后黑匣子数据才能起到作用。
黑匣子一共有两个,一个是飞行数据记录器,一个是座舱通话记录器,两个都非常重要,特别是飞行数据记录器记录有大约25个小时的飞机状态数据,包括飞空速、高度、航向、发动机推力数据、俯仰与滚动数据、纵向加速度资料、磁航向、加速度及经过时间、俯仰姿态、滚转姿态、发动机动力及襟翼的位置等等几十项数据。
自从天上有了飞机,世界上几乎每年都有飞行事故发生,而在每次空难之后,救援人员都会想办法寻找飞机的“黑匣子”——也就是飞行记录器,那里边存储了飞机在飞行过程中的一系列关键信息,通过对数据导出分析,我们可以了解飞机发生事故的原因。
确实,通过卫星通讯建立起飞机与互联网之间的联系在技术上不是什么难题,但是就好像手机上网技术在2G时代也不是难题、但是直到4G时代手机上网才普及大众一样,如果不考虑流量大小只说技术本身,那么无疑是在耍流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