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瓶盖、一把掉齿的梳子,几个纽扣、几根吸管,就能拼凑出一个挤眉弄眼“小人”。这些日常生活中被遗弃的生活垃圾,摇身一变成为富有童趣的再生玩具。来自浙江杭州的摄影师郑女士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自己所做的“再生玩具”,受到不少关注。
易拉罐做雄鹰,椰子壳做的打击乐,鸡蛋蛋托做的簪花……今天,一些精美的变废为宝艺术作品亮相2024年上海市垃圾分类志愿者服务宣传日杨浦区主会场活动,这20件从市民中征集而来的获奖作品将于下周起正式摆放于杨浦公园党群服务站,市民可以前往参观,感受垃圾分类的意义,也为自己家中的废弃物品
为进一步推进垃圾分类相关工作,保护和提升生态环境,弘扬和传播环保理念,帮助居民树立合理利用资源、变废为宝的环保意识,近日,杭州市钱塘区义蓬街道头蓬社区党总支携手头蓬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在头蓬老街书房开展了主题为“垃圾分类变废为宝,环保手工巧手绽放”创意手工DIY活动。
极目新闻记者 林楚晗视频剪辑 林楚晗通讯员 黄甜实习生 黄启帆 邱美依 杨小婷“这些变废为宝的作品太棒了,折射出孩子们的精心创意,体现了绿色环保的理念。”武汉市青山区钢花村街道117社区的王阿姨看见孩子们手中一个个简洁实用的“笔筒”赞叹不已。垃圾分类新时尚,变废为宝显身手。
如果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那充满智慧和创造力的双手,就是“变废为宝”的桥梁。昨天(4月22日),是第55个世界地球日,今年的主题是“珍爱地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红领巾劳动吧”平台征集创意作品活动一经发布,“红领巾”们纷纷以视频、文字、照片和绘画等方式踊跃投稿。
当创意遇上环保当旧物变废为宝小举动,大能量苑里的这个活动让旧物涅槃,让创意绽放为进一步增强辖区居民垃圾分类和环保意识,促进资源循环利用,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近日,天通苑北街道各社区(村)开展了“变废为宝 循环利用”主题系列活动,既为生活增添一抹趣味,又为环保贡献一份力量。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10月14日电(中新财经 宫宏宇)灵动的造型,清新的色调,2024年服贸会上,一件生动可爱的乌龟挂件圈粉无数。从外形上很难看出,它由废弃塑料瓶盖制作而成。这样“垃圾”变文创的创意,出自文创策划运营师李佳之手。
极目新闻记者 柯称通讯员 彭伟碎布条、塑料瓶、废纸箱、旧雨鞋、泡沫板都是绘画材料……3月29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变废为宝”创意绘画活动在湖北工业大学幼儿园康璟园拉开序幕,孩子们通过废旧物利用与美术创作有机融合,绘就了一幅充满春天气息的环保画卷。
废弃材料变成了不锈钢纤维画;透明塑料凹造型,变成一棵“彩虹树”; 非遗海派钩针元素和环保植物染色技艺碰撞出艺术火花……今天是全国生态日,市生态环境局举办的第二届上海生态环保艺术节在徐汇区西岸漩心向公众开放,通过表演艺术、装置艺术、手工艺术等,展示中国传统历史文化与现代绿色低碳发展
一等奖《垃圾分类在行动,共绘高新绿色梦》一等奖《我的垃圾分类展览馆》一等奖《轻城》红、绿、蓝、灰四色分类垃圾桶,憨态可掬的大熊猫、绝美震撼的天府双塔,一幅幅创意美术作品充满童趣;现代感满满的智能分类机器人、观赏性十足的水母灯,一件件创意实物类作品脑洞大开;妙趣横生的解说、层层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