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 年 10 月 13 日,蒋介石在日记中评价胡适的大使生涯:“彼使美 4 年,除为其个人谋得名誉博士十余位以外,对于国家与战事毫无贡献,甚至不肯说话,恐其获罪于美国……文人名流之为国乃如此而已。”
想别人理解你,先学会理解别人。我自己总觉得,这个国家,这个社会,这个世界,绝大多数人是信神的,居然能有这雅量,能容忍我的无神论,能容忍我这个不信神也不信灵魂不灭的人,能容忍我在国内和国外自由发表我的无神论的思想,从没有人因此用石头掷我,把我关在监狱里,或把我捆在柴堆上用火烧死。
也许今天的我们很难从某些立场上称胡适之是伟人,但是无论出于什么立场,我想大部分人都很难否认胡适的确是一个名人。据说,20世纪初,世界上有两个家喻户晓的中国人,一个是老年怪杰辜鸿铭,另一个就是青年才俊胡适之。
胡适(1891年12月18日 - 1962年12月24日),字适之,号东坡,浙江绍兴人,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学者、文化评论家、散文家、翻译家、思想家,也是“五四”运动的重要领袖之一。他在文学、哲学、教育等领域都有重要的贡献,被认为是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
“大节全无,小节全碎,无耻之尤,登峰造极,实乃中国公知祖师爷是也。”比较准确的评价,个人觉得应该是这样的:胡适是一个极端矛盾的人物,是一个相当立体的人物,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人物,是一个一言难尽的人物,是一个十分奇葩的人物,是一个深度“分裂”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