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有不少自由职业者、全职宝妈、离职过渡人员、无业人员为了自己参保或者防止社保中断,把社保关系“挂靠”在熟人公司或花钱找机构代缴社保。专家表示,这种通过虚构劳动关系来参保的做法看似便利,却是骗取参保资格的违法行为,社会危害严重。
相关明细截图。(来源:受访者)信网2月12日讯近日,市民刘女士向信网(0532-80889431)反映,自己通过一家公司代缴社保,却遭遇了自2024年6月起断缴数月的情况。经过协商,公司股东尹女士已通过微信转账方式向刘女士退还了5个月的代缴费8620元。
来学习人社实用小知识吧。2022年3月18日起施行《社会保险基金行政监督办法》规定用人单位、个人有通过虚构个人信息、劳动关系,使用伪造、变造或者盗用他人可用于证明身份的证件,提供虚假证明材料等手段虚构社会保险参保条件、违规补缴,骗取社会保险待遇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八十八条的规定处理,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退回骗取的社会保险金,处骗取金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林靖 通讯员 陈涛一名劳动者离职后委托中介违规代缴社保,却不料被原用人单位诉至法院。5月28日北京四中院法官就此提示,社保“代缴”“挂靠”听来方便,但在“黑中介”违规代缴社保的背后,劳动者或面临多重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