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深圳市罗湖医院集团牵头编制的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团体标准《多旋翼无人机医疗物品运输技术要求》于2023年11月15日正式发布,自今年12月1日起实施。目前罗湖医院集团使用的样本运输无人机最大载重为10公斤,每架次可装载试管800至1000支。
来源:【四川新闻网】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记者 谢川霞9月20日,“蜀山争锋·蓉耀低空”2024中国(成都)国际低空经济合作伙伴大会无人机产业生态对接会在成都彭州双湖科技园举行。来自全国各地低空经济企业、专家院士、学者齐聚彭州,共谋成都低空经济产业综合示范区合作机遇。
成都低空经济又迎来好消息——记者今日从彭州市获悉,依据《成都市无人机产业协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试行)》有关规定,《中小型无人机试飞验证基地运行管理规范》《中小型无人机试飞验证基地空域使用规范》《中小型无人机试飞验证基地服务规范》三项团体标准已完成相应程序,予以批准发布,2024年
本报记者 邱超奕在广东珠海举办的第十五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一款我国企业研制的大型智能货运无人机——白鲸航线W5000展出亮相,吸引不少目光。这款无人机翼展20多米,载重量达5吨,商载航程可达2600千米,未来在物流运输等领域具有较大应用价值。
昨日,2024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服贸会”)正式举行。北京青年报记者在展会上发现,随着“低空经济”在今年全国两会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物流链相关企业都开始紧密布局。包括顺丰、中国邮政速递、美团、韵达等物流链企业无一例外都将无人机等与低空经济有关的装备“显摆”出来。
深圳新闻网2023年8月1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吴德群)蓝天白云,飞行器驶向远方,一批无人机重点企业加快布局深圳;优必选人形机器人,舞姿憨态可掬,并发出各种语音提示;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高性能医疗器械,业绩快增,实现领跑……开辟新领域,制胜新赛道。
在地面与蓝天之间,一个规模上万亿元的产业——低空经济即将横空而出。飞驰低空,竞逐新赛道。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低空经济已成为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方向。我国低空经济规模去年超过5000亿元,预计到2026年将突破万亿元,到2030年有望达2万亿元。众城竞速,向空中布局。
蓝天实验室强化交流扩大影响力 安阳融媒记者 张俊军 12月23日,记者从蓝天实验室获悉,自今年挂牌以来,该实验室已与89家科研机构、大学、企业展开深度合作,参加各类业内交流活动14次,对外合作与交流持续加强,在行业领域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界面新闻记者 | 唐俊4月1日,赛迪研究院发布《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4)》。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达5059.5亿元,增速33.8%;预计到2026年,低空经济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