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晚6点48分,贵州网友张兰(化名)微信收到“到店刷脸支付开通成功”和“微信支付成功”的通知。随后张兰发现,她被陌生人在安徽亳州微信刷脸成功支付106.64元。收款方为“金色华联亳州万达广场店”,支付方式为刷脸支付。
据报道,一名60岁大妈捡到他人手机后,发现手机竟然没有锁屏密码,一看微信零钱有5100多元,于是就将微信里面的钱分8次扫码消费,直到将微信零钱挥霍一空后将手机关机,最终被民警抓获。你使用过“免密支付”吗?
1月12日晚6点48分,贵州网友张兰(化名)微信收到“到店刷脸支付开通成功”和“微信支付成功”的通知。随后张兰发现,她被陌生人在安徽亳州微信刷脸成功支付106.64元。收款方为“金色华联亳州万达广场店”,支付方式为刷脸支付。
1月12日晚6点48分,贵州网友张兰(化名)微信收到“到店刷脸支付开通成功”和“微信支付成功”的通知。随后张兰发现,她被陌生人在安徽亳州微信刷脸成功支付106.64元。收款方为“金色华联亳州万达广场店”,支付方式为刷脸支付。
1月12日晚6点48分,贵州网友张兰(化名)微信收到“到店刷脸支付开通成功”和“微信支付成功”的通知。随后张兰发现,她被陌生人在安徽亳州微信刷脸成功支付106.64元。收款方为“金色华联亳州万达广场店”,支付方式为刷脸支付。
1月12日晚6点48分,贵州网友张兰(化名)微信收到“到店刷脸支付开通成功”和“微信支付成功”的通知。随后张兰发现,她被陌生人在安徽亳州微信刷脸成功支付106.64元。收款方为“金色华联亳州万达广场店”,支付方式为刷脸支付。
充电宝老旧、部分共享充电宝导航地址与实际不符、超时1秒钟就要多收半个小时的费用……近日,京津冀三地消协组织对美团、怪兽、小电、街电、搜电、来电等6个品牌的60个租借机柜网点开展体验调查发现,部分品牌充电宝存在收费不合理、容量不足、充电速度慢、归还网点少等问题。
作为缓解人们“电量焦虑”的利器,共享充电宝的使用人数连续4年超过2亿,已成为营收过百亿的赛道。然而,在消费端,却因为涨价、充电慢、归还难等问题备受诟病。近期,奥一新闻观察到,在合作商家、代理商这一端,设备老旧故障、平台涉嫌偷单、分润无法提取等槽点,也令他们大吐苦水。
来源:经济日报据报道,公安部网安局官方微信发布了一则重要提醒:你常使用的共享充电宝可能被植入木马程序,一旦插入手机,可能会盗取你的个人信息。这种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充电宝一是商场里的可租赁移动电源,二是火车站里叫卖的满电充电宝,三是扫码免费送的充电宝。
近期,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这一功能,以“微信支付‘百万保障’已到期,需要缴费续保或关闭扣费”此项保障完全免费,只要用户在使用微信支付期间,发生微信支付账户被他人盗用而导致资金损失的情况,均可申请赔付,每年申请赔付金额最高100万元。
自2021年5月开始,已被连续划扣了9个月,合计2000余元。2月16日,家住武汉市武昌区的叶先生气愤地向极目新闻投诉称,某保险销售平台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让自己购买了一款健康医疗保险,每月扣费近300元。
近日,一则#大妈捡到手机用免密支付刷光余额#的词条登上微博热搜榜,引起网友热议。据报道,四川泸州一名60岁大妈捡到他人手机后,发现手机竟然没有锁屏密码,一看微信零钱有5100多元,于是就将微信里面的钱全部消费了,最终被民警抓获。
共享充电宝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为我们解决了手机电量不足的燃眉之急然而您可能不知道这看似便捷的服务背后却隐藏着新型的诈骗陷阱为进一步增强群众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意识,有效预防和减少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发生,冰城公安针对近期出现的新型诈骗手法进行详尽拆解,提醒您谨防共享充电宝骗局。
近日,一则微博词条#大妈捡到手机用免密支付刷光余额#登上热搜榜,引起网友热议。当我们进行移动支付的时候,往往需要输入密码或人脸识别来确保支付操作的安全性,但如果开通了“免密支付”,在支付过程中就不需要输入密码或人脸识别了,只需点击确认就可以直接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