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湖城墙豁口展示工程将完工 神秘“墙中墙”露真容最近,有市民发现,前湖附近的城墙豁口保护展示工程在经过两年施工后,已经进入了尾声。记者从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了解到,这一工程即将向市民免费开放,重点展示南京明城墙的“墙中墙”和地下排水涵洞。
“城门城门几丈高,三十六丈。骑白马,带把刀,城门底下走一遭。”贺云翱说:“南京城墙高大坚固,朱元璋当时认为不需要马面,就可以达到防御的目的,这是一种猜测。第二种猜测,设了马面之后,外观上面总是觉得隔一段多了一块,我想朱元璋当时是不是考虑到,展现都城的威严,展现一个统一都城的这种气
龙虎网讯 1991年夏天,由于南京连降暴雨,前湖段城墙坍塌,形成了一座五十多米长的口子。雨停后,文物工作者到现场清理,竟然在碎砖瓦砾堆里发现了一段矮墙。在这次城墙整修中,前湖城墙五十多米长的大口子并没有被补上,而是在外建了一座钢架结构的“渡桥”。
本报讯 (记者 朱凯 实习生 陆鸣子) 20多年来,中山门北侧的前湖段城墙一直留着一个六七十米长的豁口,成为明城墙东线的一处扎眼的断点。近日,这段豁口搭起了一座轻钢结构的人行天桥,明城墙东线由此实现了贯通。除了登城游览,市民游客还将首次欣赏到“桥肚子”里藏着的一段明代早期矮城墙。
南京明城墙前湖段保护修缮后家长陪伴孩子在南京城墙博物馆参观。苏 阳摄(人民视觉)南京城墙博物馆“颗粒归仓 守护城墙”活动城砖回收现场。公元1366年,明朝建立前2年,朱元璋下达“筑城令”,直至公元1393年,最终筑成包括宫城、皇城、京城、外郭四重城垣的明代南京都城城墙。
龙虎网讯 金陵晚报报道 上周,“南京城墙节点(正阳门、中央门、定淮门)概念设计”专家座谈会召开,部分规划专家和公众委员参加了此次座谈会。面对几处城墙节点设计的几套方案,众多专家针对该设计提出了各自的建议和看法。
本报记者 尹晓宇《人民日报海外版》2024年9月2日11版 版面截图南京明城墙前湖段保护修缮后家长陪伴孩子在南京城墙博物馆参观。苏 阳摄(人民视觉)南京城墙博物馆“颗粒归仓 守护城墙”活动城砖回收现场。
《》多少人来到了南京,是带着朝圣的心情而来,又带着“不过如此”的心情离开。似乎走马观花地看过了中山陵、夫子庙、老门东、佛顶宫……吃一碗鸭血粉丝汤、一笼汤包、一大碗皮肚面,再捎走两袋南京桂花鸭,就算是功德圆满了。
南京是个好地方,难怪乞丐变皇帝的朱元璋来到南京就不走了,直接定都了。中华门是南京明城墙十三座明代京城城门之一,原名聚宝门,位于南京市秦淮区中华路南端,坐北朝南,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城门,古代防御性建筑的杰出代表,在世界城垣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结构最复杂、规模最大的堡垒瓮城,有“天下第一瓮城”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