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马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入职某印刷厂,从事印刷工作,前后工作了20多年。随着时代的发展及政策的变化,印刷厂进行改制,仍保留原印刷厂的名称对外经营,工商登记信息变更为责任有限公司性质,老马在改制后仍然留用。
在机关单位里面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到达一定的年纪以后,因为个人原因,或者是不想在岗位上面干了,或者是单位里面领导为了提拔年轻的同事,那么就会让这些老同事内退,把位置留出来,空出来之后,对这些老同志的安排有两种,一种是打到边缘的科室去,例如去办公室里面,发发报纸什么的,一种是就不用来上班了,让子女过来接班,当然,第二种现在在很多的地方都行不通了,都没有这种便利了。
#我来唠家常#我姐夫是1965年出生的,今年59岁,他是油田公司内退职工,明年就可以正式退休了。他内退工资只有4000多,这两天过年的时候。他还高兴的说,明年就可以退休了,工资就有12000元了。他内退前是钻井队的小领导,就是工人提干的那种,他初中一毕业,就直接参加工作了。
转眼一年又快过去了,又到了写年终总结的日子。写着写着,我却发现我公司今年一个奇怪的现象:办理内退的人减少了!内退政策是上世纪90年代延续至今的一项福利政策。1993年,国务院颁布了《国有企业富余职工安置规定》,为企业员工内退制定了基本规则。
2005年该公司退休职工只有30几名,未达退休年龄在岗职工十大几名,固定资产主要以闹市区门面出租盈利,2005年前大部分员工没有上班在家领工资,工资来源全部来自门面租金,2005年改制后,公司虽然是股份制企业,积资购买亏损企业残值只是个幌子,股份定额规定最小股东只买1股,1股限积资5000元这是多数人,中层每人2股3人,董事会成员每人4股2人,董事长是原经理担任入股40股,改制后股份制公司董事长连按每股积资5000元,都不能全部积资到位,董事长都拿不出钱只有打欠条。
一般是职工距退休年龄不到五年,经本人申请,企业领导批准,就可以退出工作岗位休养。假设一位职工原本 60 岁退休,养老金为每月 4000 元,若延迟到 63 岁退休,缴费年限增加 3 年,基础养老金可能会提高几百元,个人账户养老金也会因多 3 年的缴费而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