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锦 今年九月,将迎来我国第40个教师节,也将迎来中国最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哲学家,“万世师表”孔子2575周年诞辰。 于国人而言,孔子可谓家喻户晓,尽人皆知。从牙牙学语起,我们就对他的谆谆教导耳熟能详:“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文|飞渔纪实编辑|飞渔纪实“什么火没有烟?什么树没有叶?什么花没有枝?”这般刁难苛刻的问题,七岁孩童会如何解答?孔子乃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世人皆称他为至圣先师,春秋时期游历六国,见多识广学问渊博,其弟子遍布天下。诲人不倦的孔子为何会拜一位七岁孩童为师?
在历史上,孔子以不耻下问、勤学好问而著称,他曾拜一位七岁童子为师,令人啧啧称奇。关于孔子拜项橐为师的事迹,在众多古籍中早有记载,比如东汉成书的《论衡》中,在第26卷“实知篇”中,就有“项托年七岁教孔子”的记录,其中项托即为项橐。
根据“中华姓氏体系”,揭秘中国历史中华古族与中国历史系列(53)01这世界上的人啊,平凡者总是占多数。极美和极丑的都是少数。极聪明和极笨拙的也是少数。神童,自然也是少之又少。在我国的先秦时代,也出现了一些神童,而且因为他们出现的年代过于久远,比后世的神童也就更具传奇色彩。
书香氤氲,开卷有益。我们总是说知识是没有边界的,要保持终身学习的理念才能立足当下。当今时代,信息总量呈裂变式增长,新知识新事物层出不穷,我们每天都在通过各种途径去获取大量的知识。可是古人除了读圣贤书以外,还能通过什么方式去学习、获取知识呢?让我们从孝堂山汉石像中探寻答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