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东航MU5735两部黑匣子已找到。接下来,现场搜寻的工作会有哪些变化?黑匣子译码需要多久?事故原因调查面临哪些挑战?在28日晚播出的《新闻1+1》栏目中,白岩松专访“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技术调查组主要专家、中国民用航空局航空安全办公室副主任李勇。
在3月22日举行的“3·21”东航MU5735航班飞行事故第一场新闻发布会中,中国民用航空局航空安全办公室主任朱涛介绍,下一步事故调查组将重点搜寻事发现场飞机上的两部飞行记录器,尽快开展“黑匣子”数据分析。
经过现场搜救武警官兵和事故调查人员的共同努力,3月23日16时30分左右,在事故现场主要撞击点东南方向约20米处的表层泥土中发现了两部飞行记录器中的一部,现场调查人员对记录器进行了初步检查,记录器外观破损严重,但存储单元外观相对较为完好,初步判定为驾驶舱话音记录器。
自3月21日东航MU5735坠机事故发生以来,黑匣子的搜索就是整个搜救工作的焦点之一。黑匣子,又叫做“飞行记录器”,是安在客机上用来记录客机飞行信息的重要载体,是破解航班事故发生原因的关键。23日,一部事故黑匣子已被找到,初步判定为驾驶舱语音记录器。 另一部黑匣子仍在搜寻当中。
文/航小北的日常科普 当一次空难不幸发生之后,我们总会在媒体上看到这么一个单词:“黑匣子”,这个关键的部件可以说是解开空难的发生原因的重要证据,那么到底黑匣子放在哪里?他们是怎么工作的?又会记录什么样的数据?今天我们就带你打开飞机上的黑匣子。
3月21日,东方航空公司MU5735航班执行云南昆明—广东广州任务时,在广西梧州市上空失联并坠毁。机上载有乘客123人、机组人员9人。目前,各相关职能部门仍在紧张开展搜救工作。作为重要的飞行数据记录仪,黑匣子记录了航班飞行期间的许多重要信息,成为破解此次航班事故发生原因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