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李贤诚视频剪辑 李小雪2月15日晚,福州在闽江边举办了一场大型无人机表演,但此次表演以失败告终,现场有不少无人机失控坠落。16日,有目击者向极目新闻记者介绍称,无人机刚飞到空中十几秒就出现了问题,之后举办方取消了活动。
中国应急管理 12月8日下午在福建泉州一场无人机烟花表演过程中大量无人机掉落地上或坠入海中目击者称没有造成人员受伤目前事故原因暂不明表演现场安全提示驾驶无人机有哪些注意事项呢?↓↓↓实名登记拿到无人机以后,需要按照民航局的要求,到无人机实名登记系统进行实名注册。
现实生活中,大家在遇到困难时往往会找人帮忙。出于好意无偿给别人帮忙,在法律上称为“好意施惠”。但在寻求帮助过程中发生意外,由此导致对方损失的情况也屡见不鲜。那么,当遇到“好心办坏事”时,行善人是否需要担责?此时造成的损害应由谁承担呢?
自启用无人机以来,我们利用无人机在城市低空开展拍摄、侦察、搜救等工作任务时均在日间,对夜间飞行还没有十足的把握。今天,与大家一起讨论与分享城市夜间飞行体会:对于无人机日间飞行来说,严格按照选择执行,基本上能满足日常需要。
日前,深圳市民韦小姐向奥一新闻记者报料,她在南山一家大疆体验店购买了一套无人机飞行器,在使用过程中采用了“一键返航”功能回收无人机,但无人机并未按照返航点返回,取而代之的是“高速冲向人体”,最终导致她老公受伤了。
央视新闻 近年来,随着无人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无人机给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4〕》显示,2023年我国消费级无人机占全球份额达70%。然而,随着无人机不断普及,各类无人机违规巡飞、拍摄等“黑飞”行为频频发生,给公共安全和国家安全带来危害。
在蓝天的怀抱中,无人机像自由翱翔的鸟儿,用它高空的视角捕捉着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当这些“空中之眼”未经许可擅自起舞,它们便化身为隐患重重的“黑飞者”,给社会安全编织了一张无形的网,无人机“黑飞”现象日益严重,其背后的风险与危害究竟有多深?
当地时间5月4日晚间,乌克兰空军发表声明称,他们早些时候在基辅上空击落了一架“失控”的自家无人机。据路透社和法新社报道,4日晚间,俄方对基辅发起了数天内第四次无人机袭击,基辅市内响起枪声、爆炸声和防空警报声。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天津滨海国际机场本该灯火通明,迎来送往,2024年9月11日晚,原本井然有序的航班起降节奏却被一阵“嗡嗡”声打破,受无人机“黑飞”事件影响,天津滨海机场被迫采取紧急措施,航班延误、取消的消息如同一颗颗石子,在旅客平静的心湖中激起阵阵涟漪,3000多名旅客行程被打乱,焦急、无奈的情绪在候机大厅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