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2日,嫦娥六号在经历了约一个月的太空飞行后(图1),终于在万众期待下成功于月球背面的艾特肯盆地着陆。接下来,嫦娥六号探测器将在月球背面紧张工作,开展人类历史上的首次月背采样任务——将月球背面的“土特产”带回地球。
月背“挖宝”顺利结束,嫦娥六号启程回家!今日7时38分,嫦娥六号上升器携带月球样品自月球背面起飞,随后成功进入预定环月轨道。嫦娥六号完成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和起飞。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被公认为月球上最大、最古老、最深的盆地。
11月16日,天舟八号货运飞船与中国空间站组合体完成交会对接。本次“太空快递”的上行物资中,最引人关注的可能是一批“砖头”。原来,它们是由科研人员模拟月壤成分烧制的“月壤砖”,计划开展太空暴露实验,预计自2025年底起分批返回地球,检验其能否胜任未来建造月球基地的重要任务。
“月球上有没有可能建一个氦-3提炼工厂?”“能不能利用月球陨石坑建一个月球版FAST?”……在12月7日至8日举行的香山科学会议第759次学术讨论会上,包括16位院士在内的百余名科技界专家围绕月球基地建设开展“头脑风暴”,进行热烈讨论。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谢昭 环球时报记者 马俊】随着人类对月球新一轮探索热潮的兴起,建立月球基地的设想也越发具有可行性。美国“太空”网站4日注意到,最近中国公布了利用模拟月壤建造月壤砖的进展,该技术为月球基地提供新的建设思路。
速览- 网传视频中的照片并非由嫦娥六号着陆器降落相机拍摄。该图片发布于2010年,由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使用月球勘测轨道飞行器相机拍摄,图片展示了位于月球背面智海上一个直径约130米的凹坑。- 科学家们认为,月球上的凹坑或许能成为航天员们的天然庇护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