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光绪三十年,时值慈禧七十大寿,于是科举士子们迎来了一次恩科考试,史称光绪甲辰恩科,参加考试的士子们没有料到,他们成为了意义上的最后一届科举考生,由此,本科状元刘春霖有了一个千古的头衔——最后一位科举状元。
民众扮演“考生”体验考“科举”。 俞靖 摄2月15日,一场模拟古代科举的考试在南宁孔庙博物馆上演,数十名“考生”在新春假期挥毫落纸,感受中国古代选才取士制度。据了解,南宁孔庙博物馆新春活动不断,以成人礼、开笔礼等中国传统文化仪式营造浓浓年味,引不少市民前往逛展,打卡庙会。
何炳棣先生英文大著The Ladder of Success in ImperialChina: Aspects of Social Mobility, 1368-1911广泛利用明清档案和各地方志,就此“科举地理”问题专辟一章,为我们做出了一个成功的解答。
科举制从隋朝开始,但唐朝河北省衡水市的孙伏伽,是中国历史上有据可查的第一位状元。唐朝到清朝,1282年间出了662名状元,他们的家乡都是哪里呢?籍贯可考的状元有516人。按省份排序,状元数量最多的为江苏,江西也不赖,所以有“天下财经和状元,半数尽出江南”一说。
【港澳台专线】香港师生赴桂林沉浸式感受别样山水人文风情中新社桂林3月31日电 (蒋丰慧)“交流团的学生们都是第一次来桂林,上课时介绍的桂林,不如亲身体验一次。”香港一带一路狮子会会长何晓莹3月31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12月23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推出了特色原创设计活动“认识古籍”——古籍修复体验,活动以馆藏古籍为蓝本活化利用,参与者可以化身为古代考生,不仅可以沉浸式体验传统古籍修复非遗技艺,还能体验一回“中举”的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