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节,情侣们开始例行秀恩爱了。海军官兵“海上为家、岸上做客”,信号没有、假期不多,对于步入谈婚论嫁年龄的官兵和大龄青年官兵来说,婚恋问题自然是忧心之事。那么,如何才能告别单身?这个问题按理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过,我们或许可以从这几位海军夫妻的爱情故事中受点启发。
“现在的我,远在万里;但想你的心,近在咫尺。”海军太原舰副反潜长戴斌对未婚妻说。又到“七夕”,军人自有军人的浪漫。正在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的海军第35批护航编队开展“我们的爱情故事”征集活动,官兵们通过视频、书信等,“跨洋越海”向妻子、恋人表达浓浓的思念与爱意。
1922年2月,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各大报纸同时刊登了一则广告,该广告由贵族格墨纳伯爵做保,广告内容是——一位尊贵的国王失去了王后,现在后位空缺,六宫无主,国王如今宾于瑞典,大发诏命,求纳贤妃,一旦录取,包吃包住还能白捡个王后大位等等等等。
她是香港金像奖第一位影后,却沿街乞讨了整整十年。祖辈本是山东诸城大户人家,惠英红父亲50年代带妻儿迁居香港,惠英红家中本有兄弟姐妹八人,因家贫所以较年长的兄姐们都被卖去学了京戏,包括后来成为演员的四哥惠天赐。
北海电台倾听水兵的家国情怀 诉说军属的思念期待本期主播:奕杭今天是5月20日,谐音“我爱你”,在这个充满爱意的日子里,让我们一起来听这段跨越印度洋的双军恋故事。故事的男主角是海军驻吉布提保障基地的战士苏鹏飞,女主角是北部战区海军航空兵某部的通信女兵齐秋华。
官兵在“望家崖”给石刻描红。“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伴着万里边海防线上的漫天星辉,中国的传统节日——七夕,就要来了。南海之滨,南部战区海军某观通旅机关营区,一派祥和喜庆的氛围。这里,一场属于军人的集体婚礼正在进行。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新中国大银幕上涌现出了一批海军题材电影,如《怒海轻骑》《海魂》《海鹰》《向海洋》《赤峰号》《无名岛》《十级浪》《水手长的故事》等,这些影片大多都表现了当年惊心动魄的东南沿海海上作战,以小打大,以弱胜强,是人民海军初创时期的真实写照,几乎每一部都是观众喜闻乐见的佳作。
美国图画杂志《生活》创办于1936年,并且因为特殊的时代背景,它曾记录过许多二战到20世纪70年代的重大历史事件,《生活》杂志的摄影师也缔造了世界新闻摄影的开端,阿尔弗雷德·艾森施泰特则享有“摄影师之父”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