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摩祖师是南天竺国香至王的第三子,本名叫菩提多罗。有一次般若多罗尊者来本国接受供养时,让达摩祖师和两个兄弟一起辩论,发明心性要妙。之后尊者认为达摩祖师通达诸法,于是便让其改名达摩。达摩就是通大的意思。达摩祖师问尊者应当往何处传法。
禅,一个充满着神秘色彩的字眼,它仿佛是一扇古老的门,通往一个宁静而深邃的精神世界,从遥远的印度,禅宗的种子飘洋过海,在中华大地上生根发芽,最终长成一棵参天大树,枝繁叶茂,影响深远,这棵大树的成长,离不开一代代禅宗大师的辛勤浇灌,他们以各自独特的智慧和实践,为禅宗的发展谱写了辉煌的篇章。
达摩祖师全称菩提达摩,南天竺人,婆罗门种姓,相传是佛传禅宗第二十八祖。在关于达摩祖师的早期记录,《续高僧传》、《五灯会元》等典籍中记载,达摩原为南天竺人香至王第三子,得到般若多罗禅师传授禅法,为其取名菩提达摩,并指明“当往震旦,设大法药,直接上根”。
达摩在中国始传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佛陀拈花微笑,迦叶会意,被认为是禅宗的开始。不立文字的意思是禅是脱离文字的,语言和文字只是描述万事万物的代号而已。这也是为什么慧能大字不认识一个,但是却通晓佛经的原因,只要明心见性,了解自己的心性,就可以成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