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去旅游的时候,路过一个轮船修理厂,看见很多工人在用工具刮船底,我当时就很好奇,轮船不是在水里吗,怎么还需要送上岸清洗呢,这些刮下来的东西又是什么?后来才知道,船舶在海里航行久了,会有很多海洋生物附着在船底,需要定期进行清理。
半岛全媒体首席记者 孙桂东戴上头灯,穿上皮衣、皮裤,四人一条小船,凌晨4点多就从红岛渔港码头出发,去海上收获秋天里的第一鲜——大海螺。进入10月份以后,随着最后一批蛤蜊运走,海蛎子还未上市,胶州湾里的海螺成了当家海鲜。今年海螺的品质怎样,收成如何,海上的秋收又有哪些辛苦?
来源:台海网◆【第一网】海鲜上岸,渔民清点、分拣渔获渔民喜悦地展示捕捞成果◆鱼筐里装满黄翅鱼、黑翅鱼和兰花蟹等海鲜漳州龙海渔船扬帆出海台海网8月17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陈婧琳/文 陈婧琳 叶鑫洋/图)昨日中午12时,伴随着锣鼓声、鞭炮声、号角声、汽笛声,福建大部分海域结束伏季休渔
半岛全媒体首席记者 孙桂东7月24日,风雨过后,青岛崂山王哥庄街道黄山社区的渔民迫不及待地驾船出海,一年一度的海蜇捕捞季来了。24日上午11时许,记者在码头上探访了解到,今年迎来了大丰收,一般平均能捞五六千斤,最多的一次能捞回上万斤。相比于往年,今年的产量增长超过了三分之一。
南海海域进入伏季休渔期以来,广东海警联合各涉海部门启动伏季休渔专项执法行动,加强休渔期海上监管。5月17日,南都记者从阳江海警局获悉,该局在行动中查处一起涉嫌非法捕捞案件,查获涉案渔船1艘、冷藏车7辆、海鲜2万6千余公斤,抓扣嫌疑人18人。现场查获的涉嫌非法捕捞渔获物。
央广网临高8月16日消息(记者 林韦玮)今年南海伏季休渔于8月16日12时正式结束。当天上午,央广网记者前往海南省临高县武莲渔港,以直播的方式带领广大网友在线观看千艘渔船整装待发的壮观场景,并登上渔船采访渔民,了解他们出海的传统习俗都有哪些、为此次出海打渔做了哪些准备?
进入10月份以来,气温开始下降,胶州湾的海螺又迎来了收获季。为了赶潮水,渔民凌晨一两点钟就出海,劳作七八个小时才返回。10月22日,记者在红岛渔港码头探访了解到,今年海螺产量相比往年下降不少,一天上岸仅2000斤左右,高峰期能达到上万斤。
昨天12时,黄渤海海域结束为期4个月的伏季休渔期,正式开海。烟台3624艘海洋捕捞渔船奔赴大海,开启新一轮丰收的征程。渔民开启新一季捕捞作业昨天上午10点,记者来到芝罘区东口码头。经历了4个月的沉寂,码头再次迎来了久违的热闹。一艘艘渔船整齐停靠,蓄势待发。
8月16日中午12时,南海伏季休渔期正式结束。东莞市200多艘渔船扬帆出海,开启新一轮的“耕海”征程。昨天是南海开渔第4天,记者前往东莞市虎门镇走访发现,各种海鲜(黄皮头、海鲈鱼、黄鱼、勒鱼、海鲢、虎门肉蟹、海虾等)纷纷上市,市场上的海鲜既新鲜又实惠。
你知道远洋捕捞有多残酷吗?从我国沿海到智利,近二万公里,那是一枚最先进洲际弹道导弹都无法达到的行程,何况还有横跨太平洋,穿越德雷克海峡进入大西洋,或者横跨印度洋进入大西洋这两条连弹道导弹都无法企及的航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