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研发的"雪龙2"号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是中国极地科考事业的重要里程碑,也是"大国工匠"精神的生动体现。作为我国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考破冰船,它的诞生标志着中国在极地装备领域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的跨越式发展。·【核心技术突破】:→1.
我国首艘重型破冰船# 七〇八所牵头# 可破厚度2米以上冰# 高度智能# 使用绿色燃料# 主要部件国产化近日,中国船舶设计大师、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第七〇八研究所首席专家吴刚介绍:我国首艘重型破冰船的研究设计工作正由七〇八所牵头稳步推进,一旦投入使用,该船能在北极和南极执行长期
海风轻轻地吹,一艘巨轮,身披中国红,高昂起船首的破冰艏柱,犁开一条水道缓缓驶进香港尖沙咀海运码头。早上10点半,鸭灵号、张保仔号和天星小轮等多艘民间船及5艘由香港渔民团体联会组织的渔船,还联同特区政府9个不同部门,包括环境保护署、香港海关和入境事务处等,组成了庞大的迎船船队浩浩荡荡驶向维多利亚港。
4月8日上午,执行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任务的中国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考破冰船“雪龙2”号抵达香港,将展开为期五天的访问行程。香港各界在尖沙咀海港城举行热烈的迎船仪式,此次是“雪龙2”号首次到访香港,也是继“雪龙”号2004年停靠香港后,中极地科考破冰船时隔近20年再次访港。
我国首艘设计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深远海多功能科学考察及文物考古船——探索三号”12月26日在中国船舶集团旗下的广船国际有限公司码头启航途经海南岛东部海域进行了声学设备及载人潜水器布放回收系统测试后12月29日顺利抵达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南山港公共科考码头正式入列12月29日,探索
我国首艘设计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深远海多功能科学考察及文物考古船“探索三号”,12月29日抵达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的南山港公共科考码头并正式入列。“探索三号”由海南省人民政府及三亚市出资,“十四五”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及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研发经费支持。
4月8日上午,执行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任务的中国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考破冰船“雪龙2”号抵达香港,将展开为期五天的访问行程。香港各界在尖沙咀海港城举行热烈的迎船仪式,此次是“雪龙2”号首次到访香港,也是继“雪龙”号2004年停靠香港后,中国极地科考破冰船时隔近20年再次访港。
新京报讯 据“浦东发布”消息,近日,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第七〇八研究所研发设计、广船国际有限公司为自然资源部北海局建造的“极地”号破冰调查船在广州交付,标志着我国冰区科考向着系列化、多样化的方向又前进了一大步。
我国首艘设计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深远海多功能科学考察及文物考古船——“探索三号”,12月26日在中国船舶集团旗下的广船国际有限公司码头启航,途径海南岛东部海域进行了声学设备及载人潜水器布放回收系统测试后,12月29日顺利抵达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南山港公共科考码头,正式入列。
环球时报 极地和深海是人类探寻海洋的科考前沿,近年来我国极地装备与技术不断发展,取得新突破,首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雪龙2”号、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新一代破冰调查船“极地”号,已成为我国和平利用和保护极地资源的新平台。
执行我国第41次南极考察的“雪龙”和“雪龙2”号科考船,目前已经抵达南极大陆冰盖。“雪龙2”号正在执行破冰任务,带领“雪龙”号一起前往中国南极中山站的指定卸货地点。走近“雪龙2”号,全方位感受中国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的独特之处。
中新社香港3月18日电(记者 戴小橦)香港“极地科研与气候变化”展览18日在香港科学馆开幕。展览通过图片、视频以及国产破冰船“雪龙2”号模型等,向公众介绍极地的生态和自然环境以及中国科考队极地考察成果等。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驻香港特约记者 叶蓝 环球时报记者 陈青青】我国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考破冰船“雪龙2”号,4月8日起展开为期5天的访港活动。与20年前访港的“雪龙”号相比,“雪龙2”号无论是科技水平还是对极地科考的重要性,都有飞跃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