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我的咨询室来了一位老先生,年近八十,满脸苦闷。老人丧偶多年,与儿子一家生活在一起,经常因行动节奏缓慢而被儿媳斥责,孙子戏称“老蜗牛”。老人很想摆脱这种状态,让自己变得迅捷起来,但结果却总是事与愿违,一快就乱,越快越乱。
2020年 4 月 11 日是第 24 个"世界帕金森日",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陈长春在接受采访时提醒市民,生活中老人动作变得迟缓、走路颤颤巍巍容易跌跤是常识,但也需要警惕老人是不是得了帕金森病。
人上了年纪,或多或少都会出现听力下降、口齿不清、反应速度减慢等情况,与人交流也随之出现障碍。对此,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心理科主任、研究员刘松怀和湖北省中医院中医老年病科主任医师谭子虎两位专家都表示,老人沟通困难多和自然衰老相关,年轻人不能动不动就责怪,而是要学会多倾听、多肯定、多夸奖
人上了年纪,或多或少都会出现听力下降、口齿不清、反应速度减慢等情况,与人交流也随之出现障碍。对此,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心理科主任、研究员刘松怀和湖北省中医院中医老年病科主任医师谭子虎两位专家都表示,老人沟通困难多和自然衰老相关,年轻人不能动不动就责怪,而是要学会多倾听、多肯定、多夸奖
来源:江苏新闻 4月11日是世界帕金森病日。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人的神经变性病。在我国,有超过300万的帕金森病患者,其中65岁以上中老年人发病率为1.7%。除了行动迟缓等典型症状,临床医生发现,一些老年患者还会伴随一些变“懒”的情况。 警惕!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