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一早,不少到北京协和医院就诊的患者发现,该院新设了由临床营养科、内分泌科和中医科医生共同出诊的“体重管理联合门诊”。“该联合门诊的开诊,标志着北京协和医院在体重管理领域从疾病诊疗向三级预防全面铺开。”北京协和医院副院长杜斌表示。
3月17日,北京中医医院“体重管理肥胖症一体化诊疗中心”成立,这是本市首个中西医结合诊疗肥胖的平台。该院副院长、针灸诊疗中心主任李彬说,在西医筛查的基础上,针灸联合中药治疗可使肥胖患者6个月内平均减重8%至12%。李先生是该中心的首批患者之一。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3月17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夏瑾 实习生 覃伊蕊)3月17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体重管理-肥胖症一体化诊疗中心”启动暨《肥胖症中西医协同防治方案》发布会在京举办。“体重问题需要科学系统地管理,专业医疗卫生机构应该发挥更大作用。
记者从北京市卫健委了解到,北京市围绕群众健康需求,健全网络、提升能力,基层卫生服务网底更加扎实,群众健康服务获得感稳步提升。截至目前,北京市推动947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新建、改造,配置设施设备3.4万台/套。10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置CT设备。村卫生室全面一体化管理率达50.
在近日举行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民生主题记者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主任雷海潮关于加强体重管理的一段讲话迅速刷屏火爆全网。雷主任对引导医疗卫生机构设立体重门诊,专业医生指导帮助居民管好体重、健康生活提出具体要求。
北京青年报记者12月24日了解到,由中国肥胖联盟、广东省21世纪教育基金会主办的标准化体重管理中心建设项目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召开培训与交流活动。该项目旨在通过多元方式推动标准化体重管理中心在全国优秀医疗机构落地。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3月18日电(曹冰燕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刘昶荣)今天,首都儿科研究所(以下简称首儿所)医学体重管理中心上线,为儿童群体提供专业的体重管理服务。首儿所的医生正在接诊肥胖患儿。首儿所供图最新调查数据显示,中国儿童超重肥胖率已接近20%,形势不容乐观。
来源:环球网 2024年12月29日,由中国肥胖联盟、广东省21世纪教育基金会主办的标准化体重管理中心建设项目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正式落地。该项目旨在通过参访和培训交流活动等多元方式推动标准化体重管理中心在全国优秀医疗机构落地。
3月12日,北京协和医院体重管理联合门诊开诊。该门诊由临床营养科、内分泌科和中医科医生共同出诊,将提供营养干预、运动处方、中西医结合治疗等服务,为有减重需求的人群提供精准化体重管理方案。近年来,我国超重和肥胖人群比例逐年上升,不规范的减重方式导致健康问题频发。
北京市民健康体重行动运动技能展示活动近日在通州区运河中学体育场举办,来自本市16个区32支首都职工代表队的400余名在职职工齐聚于此,参与八段锦、超慢跑、健步走等运动。北京市民健康体重行动由北京市卫健委、北京市体育局、北京市总工会联合开展,于今年7月11日启动。
医院的减重门诊前排长队、企业鼓励员工减肥的奖金越发越多、“越吃越瘦”的商业版图疯狂扩张……“体重管理年”正在让减重变成全民参与的可持续行动。这届网友戏言:“以前拼车拼房,现在拼谁掉秤多——这届中国人,连脂肪都在内卷!
新华网北京7月11日电 为进一步引导广大市民树立健康体重观念,实现《健康北京行动(2020-2030年)》提出的“成人肥胖增长率持续减缓”的目标,7月11日,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北京市体育局、北京市总工会联合启动北京市民健康体重行动。
为进一步引导广大市民树立健康体重观念,实现《健康北京行动(2020-2030年)》提出的“成人肥胖增长率持续减缓”的目标,2024年7月11日,由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北京市体育局、北京市总工会联合主办,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承办的北京市民健康体重行动正式启动。
央视网消息:今年国家有关部门将持续推进“体重管理年”行动,引导医疗卫生机构设立体重门诊。近期,不少医院积极开设体重管理、减重多学科联合等门诊。这些门诊是如何帮人减重的呢?北京协和医院体重管理联合门诊开诊25岁的小王体重300斤,BMI指数接近50,属于重度肥胖,严重超出健康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