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丹丹,一个热爱生活、喜欢写作的农村女孩。感恩遇见,每天分享人生百态,愿我们都能被岁月温柔以待。一直以为的韩国偷窃文化只是网络上的嘲讽,又或者是对于中华文化的仰慕,通过这个视频真正认识到了韩国是真的赤裸裸的偷窃文化!
吴明镐,韩国螺钿漆器匠人,15岁起跟父亲学习传统螺钿漆器制作工艺,35岁就获得了韩国文化财技能人资格证。韩国把“文化遗产”叫做“文化财”,意为宝贵的财富,以体现重视。在他这样的年纪获得这一领域能人资格证的,并不多见。
螺钿这门镶嵌技术虽然历史悠久,但是真正的大规模运用其实是在明清时期,在宫廷的造办处会有专门的工匠制作各种各样的螺钿用品,大到家具如床、塌、衣柜、屏风等,小如:瓶子、盘子、杯子等,都可以使用螺钿工艺,从而使得器物更精致有光泽,甚至一跃成为老百姓用不起的“奢侈品”。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文化综合报道】近日,由中国国家博物馆、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和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联合举办的“三国三色——东亚地区的漆器”展览在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开幕。展览汇聚了中韩日三国共46件(套)漆器精品,全面呈现了各国漆器的独特风格和装饰技法。
中新社大连7月25日电 题:中外贝雕艺术有何不同特色?——专访中国贝雕大师金阿山中新社记者 杨毅中国的贝雕艺术,是海洋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的智慧结晶。千百年来,贝雕艺术的出现不仅为中国民众生活增添了一分色彩,而且对世界各国贝雕艺术也产生了不同程度影响。贝雕艺术与海洋文化有什么关联?
鲁网8月7日讯近日,青岛市崂山区金家岭街道秦岭路社区举办“七夕佳节 共绘非遗之美——螺钿胸针手工创意活动”,通过沉浸式的手工制作体验,让居民近距离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领略螺钿工艺所蕴含的中华传统审美理念和精湛技艺。活动特别邀请了螺钿技艺的第四代非遗传承人韩晖前来授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