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在云南红河州蒙自市草坝镇富民村,有一处袁隆平超级杂交水稻百亩示范基地。9月13日,经专家测产验收,平均亩产1186.00公斤,是蒙自示范基地历年来的最高产量,也是目前为止全国最接近袁隆平院士提出的“单季稻亩产1200公斤”攻关目标的基地。
这是9月20日拍摄的袁隆平超级杂交水稻蒙自示范基地(无人机照片)。近日,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草坝镇的袁隆平超级杂交水稻蒙自示范基地迎来收获季。新华社记者 王静颐 摄9月20日,在袁隆平超级杂交水稻蒙自示范基地,当地农户在抓紧晾晒稻谷。
插图选自《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美好生活哪里来》合作社成员正在对农机具进行检修。 王振宇摄(人民视觉)程忠仁驾驶农机对稻田进行深翻作业。 刘存文摄(人民视觉)农户将育秧盘送入暗室催芽。 陈文刚摄(人民视觉)春光正好农事忙。
昨天(4月18日),位于云南省红河州的袁隆平超级杂交水稻蒙自示范基地开始新品种水稻秧苗的移栽工作。在云南省红河州蒙自市草坝镇富民村四组田块里,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秧苗的移栽工作已经开始。这次移栽大田的面积有100亩,其中人工移栽30亩,机器移栽70亩。
日前,延迟一个月播种、移栽、收割的袁隆平超级杂交水稻新品种在云南蒙自迎来测产,专家组选取了524平方米地块,实收稻谷948.8千克,经晒选除杂1.0%,测定含水量为25%,最终折合标准水分亩产1036.23千克。
来源:【云新闻】近日,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草坝镇的袁隆平超级杂交水稻蒙自示范基地迎来收获季。来源:新华社云南日报-云新闻编辑:袁熙本文来自【云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9月13日,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草坝镇富民村委会袁隆平超级杂交水稻蒙自示范基地进行测产验收。经云南农业大学、云南省农业科学院、扬州大学、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湖南农业大学等机构专家团队的测量计算,超级杂交水稻“卓两优1126”百亩平均亩产达1186.
来源:云南日报 近日,袁隆平超级杂交水稻蒙自示范基地进行秧苗移栽,1400盘秧苗被移栽到100亩稻田中。今年育秧的品种是袁隆平超级杂交水稻新品种“卓两优1126”和“粒两优8022”,两个品种都将攻关亩产1200公斤的目标。
3月20日,云南省红河州蒙自市的袁隆平超级杂交水稻示范基地正式开启育秧工作。走进育秧基地,农技人员正对超级杂交水稻种子进行浸种、晒种。据了解,蒙自市计划2024年育秧3000多盘,采用“工厂机械化育秧+机械化移栽+人工精确定量栽培”模式,有效提高秧苗的质量和数量。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渺 刘静)刚出锅的米粒香气扑鼻,晶莹剔透,每一粒都饱满圆润,口感柔软又不失嚼劲。11月25日,在“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活动中,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走进了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吃上了用今年的新米煮出的大米饭。
3月17日《人民日报》要闻版刊发文章《跟着课本探春耕(春耕进行时)》点赞蒙自种好超级杂交水稻1998年8月在北京召开的第18届国际遗传学大会上和9月在埃及开罗召开的第19届国际水稻会议上,袁隆平发言:由于采取了形态改良与杂种优势利用有机结合的技术路线,中国在培育超级稻方面已走在世
来源:【春城晚报-开屏新闻】悠悠万事,吃饭为大今天(10月16日)是第44个世界粮食日这一纪念日的设立旨在唤起全世界对发展粮食和农业生产的高度重视从古至今一米一饭关乎着国家的安危、人民的幸福作为农业大国中国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