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甥到德国后,在熟人的介绍下,到一个小镇做新能源打工人,德国人每周上五天班,每天工作八小时,德国法律规定一周上班不能超过48小时,正常上五天八小时,最多可以加班一天,周日休息,一线工人一个月税后工资2100欧左右,医生护士教授这些工资可能高点,税后3000—4000欧左右。
而我们普通人,缺的就是信息,各方面都不了解,导致报志愿稀里糊涂,就业时才后悔莫及。当时我们这个小县城,有帮别人报志愿的价格是三千元左右,妹妹不愿意花那个钱,一来是这点分数,花钱报似乎也不值当,二来是上一年身边有两家的孩子花钱让人报了,结果也很不理想。
(本文首发于“刘润”公号,订阅“刘润”公号,和我一起洞察商业本质)2006年,还是“小刘”的我从微软的技术部门,转到市场销售部门之后,就开始了高频的出差。一年有一百多天,都在外面奔波。当时我想:最多就是这两年,等我升职了,哼哼,我就能结束这种日子了。
编注:本文是少数派 2020 年度征文活动 的入围文章。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少数派对标题和排版略作调整。作者:all前言我是某世界前 500 强企业孙公司的法务,目前工作第三年,平均每年出差天数 250+,最长的一年是 300+,要么是在出差路上,要么是在准备出差。
领导在出差时,一般都会带上赏识的下属,这对于年轻人来说是个机会,可是在出差的过程中时间比较长,这会让下属既兴奋又紧张,要是下属不懂得注意里面的细节,总是想着工作上的事情,下属的表现是无法让领导满意的,要想让领导对自己刮目相看,最重要的是各种细节问题。
我最难忘的出差经历是,在第一家软件公司上班,在面试通过后,就被派往北京出差,在那一待就是三个月。其实我是一个不喜欢折腾的人,想在一家公司一直做到退休,但往往事与愿违,现在社会年轻人想要一份工作做到退休是几乎不可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