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摄影艺术家鲍里斯·埃尔达森日前宣布,其拒绝接受索尼世界摄影大赛为其颁发的创意类奖项,因为其参赛作品《假性记忆|电工》实际并非摄影作品,而是使用人工智能(AI)技术合成的图片。鲍里斯称,自己“像一只厚脸皮的猴子一样”参加了比赛,希望借此图引发关于摄影未来的讨论。
近日,多名网友反映四川省摄影家协会网季赛“寻觅‘绿色’”获奖名单中,三等奖获奖作品《层峦叠嶂》疑似为AI合成。7月31日,参与组织该比赛的工作人员向南都记者表示,被质疑的作品已被取消其入选获奖资格。南都记者注意到,目前四川省摄影家协会微信公众号已将该作品撤下。
近日,一大批画风精致、造型多样的写真照片刷屏网络。乍一看,与摄影馆拍摄的几乎无异,但如果告诉你,这样的照片自己动手就能“批量生产”呢?然而,记者尝试用AI相机处理照片后发现,个人照片隐私存在一定的风险。AI技术应用再次爆火9.9元自己合成写真集“妙鸭相机”页面截图。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近日,一款在线生成照片的AI相机引爆社交圈,只需9.9元,上传至少20张正脸照片,用户就可以生成一套AI写真。火速蹿红后,该AI相机也遭遇了“隐私”争议:用户上传的照片会被如何处理?个人隐私信息如何保护?用户内容可被“任何形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