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已经公布,文件提出要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那什么是财产性收入?既然是国家规划的未来目标,那普通老百姓怎样才能更好地乘东风、抓机遇?3分钟时间,给你一个清晰的答案。财产性收入,顾名思义是由你的财产给你带来的收入。
新京报讯(记者姜慧梓)中共中央7月19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和解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按照三中全会的部署,要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完善劳动者工资决定、合理增长、支付保障机制,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
中央财办韩文秀: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有效增加低收入先进的收入,稳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规模,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和意愿,完善扩大消费长效机制,健全高质量充分就业促进机制,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健全政府投资有效带动社会投资体制机制,形成市场主导的有效投资内生增长机制。
日前,国家统计局东阳调查队就浙江东阳市农村居民财产性增收难点进行了调研并形成报告。报告提到,农村房屋存在闲置浪费现象,资产收益难以实现,建议借鉴城市的房屋交易市场,使得农村的房屋拥有平等机会进行市场性交易等。
来源:中新经纬客户端中新经纬客户端3月10日消息,收入是民生之源。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稳定和扩大消费,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十四五”时期,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基本同步。
来源:环球时报 2023年上半年,我国消费呈现整体回暖态势,但消费增长尚未完全恢复到疫情前水平。投资的增长不能一蹴而就,扩大内需将主要依靠消费,而消费增长则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目前,我国居民收入主要来源于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
《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近日正式对外发布。《方案》从八个方面提出了30项具体措施,针对性解决制约消费的突出矛盾问题。方案包括了城乡居民增收促进行动、消费能力保障支持行动、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等七个专项行动,还有一个完善支持政策。
央视新闻客户端 《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近日正式对外发布。《方案》从八个方面提出了30项具体措施,针对性解决制约消费的突出矛盾问题。方案包括了城乡居民增收促进行动、消费能力保障支持行动、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等七个专项行动,还有一个完善支持政策。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部署了8方面30项重点任务。为居民增收减负,从源头提振消费,此次《方案》把“城乡居民增收促进行动”放在首位,除此之外,提振消费还将从哪些方面着力推进?消费结构性的问题又该怎样从源头破题?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预期目标设定为5%左右。如何解读今年全国两会释放出的关键信号?当前中国经济的挑战和机遇何在?未来中长期发展又有哪些规划?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部署了8方面30项重点任务。为居民增收减负,从源头提振消费,此次《方案》把“城乡居民增收促进行动”放在首位,除此之外,提振消费还将从哪些方面着力推进?消费结构性的问题又该怎样从源头破题?
潮新闻客户端 杜平翻看《浙江省大力提振和扩大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实施居民增收行动、实施居民减负行动”八条政策,首先映入眼帘。提振消费,何以增收减负为先?细思之,收入之于消费,犹如源头之水。
中国网讯3月19日,2025年北大光华两会后经济形势和政策分析会在北京大学科技园举行。来自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刘俏、颜色、唐遥、陈玉宇、龚六堂、仇心诚、周黎安、张峥、刘晓蕾、李波等10位学者,现场分享全国两会学习感悟,深度分析两会后经济形势,探讨展望政策未来。
鄢杰 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近日,国务院发布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将增加居民收入放在首位,这一举措充分体现了居民收入对消费增长的重要性。长期以来,我国居民消费水平增长不稳定。从2020年到2023年的数据看,居民消费水平指数变化分别为-2.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