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巴赫并不是历史上第一位创作平均律钢琴曲的作曲家,但他为了推进平均律的使用,证实平均律的使用价值,自1722年始,耗费多年心血,大胆实践,创造性地使用十二个不同的大、小调,撰写出一套《平均律钢琴曲集》,共两卷,每卷各包括24首前奏曲与赋格,一共48首乐曲。
在刚刚过去的周末,一场特别的演出在江苏大剧院音乐厅举办。旅美青年钢琴家郭志恒为南京观众奉上了巴赫的十二平均律(第一本一到十二首),以讲演结合的形式,在弹与谈中,带领爱乐者们走进巴赫的音乐世界。记者了解到,《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是巴赫最重要的作品,被称为西方古典音乐的《旧约圣经》。
前言:之前有在网络上看到过一个争论的问题,西方的钢琴是根据明朝朱载堉的“十二平均律”发明的?首先,我国的理论来源于明朝皇室朱载堉,朱载堉,是明太祖九世孙,明朝郑藩朱瞻埈第五代世子,字伯勤,河南省怀庆府河内县人 。
提起巴赫这个人,很多了解音乐的人都不陌生,他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古典音乐家,有很多作品都非常脍炙人口,像《勃兰敦堡协奏曲》,《F大调变奏曲》等等,都非常好听。他的作品高雅,而且多是为当时的贵族阶级创作,所以有人把他看作是宫廷音乐家。他本人深得当时的贵族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