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凌建军)血吸虫病是由血吸虫寄生于人体所致的疾病,是因皮肤直接接触疫水中的血吸虫尾蚴而受到感染引起的疾病。我国流行的是由日本血吸虫感染引起的日本血吸虫病,曾广泛分布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新华社北京4月9日电(记者顾天成)血吸虫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一种乙类传染病。按照国家疾控局通知,2024年4月8日至14日是我国首个血吸虫病防治宣传周,宣传主题为“传承血防精神,加快消除进程”。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目前我国已全面进入主汛期,多地发生洪涝灾害。中国疾控中心近日发布了汛期健康提示,提醒公众谨防感染血吸虫病。中国疾控中心介绍,汛期水位升高,引起的洪涝灾害对血吸虫病的流行具有重要影响,血吸虫病的传播风险加大。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本报北京电 (记者王美华)记者从国家疾控局获悉,2024年4月8日至14日是我国首个血吸虫病防治宣传周,宣传主题为“传承血防精神,加快消除进程”。 与SARS、艾滋病、狂犬病等疾病同样被列为乙类传染病管理的血吸虫病,常常作为“大肚子病”被广为熟知。
中新网南昌1月9日电 (记者 吴鹏泉)“截至目前,全省39个血吸虫病流行县(市、区)中,24个县(市、区)达到血吸虫病消除标准,15个县(市、区)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钉螺面积基本维持在850平方公里,血吸虫病病人数降至0.55万人。
6月25日,国家疾控局等11个部门制定了《加快实现消除血吸虫病目标行动方案》提出。6月29日,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所长、研究员刘阳在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采访时指出,血吸虫是一种可感染人和牛、羊、猪等多种哺乳动物的寄生虫。
(通讯员:曹仲辉)血吸虫病是由血吸虫寄生于人、牛、猪或其他哺乳动物体内的一种寄生虫病。人体感染后,可出现发热、腹痛、腹泻、咳嗽、气喘等症状,晚期可出现腹水、肝脾肿大等症状,俗称“大肚子病”。在我国主要流行的是日本血吸虫病,钉螺是日本血吸虫的唯一宿主。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为加快血吸虫病消除进程,提前实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的“全国所有流行县达到消除血吸虫病标准”目标,强化巩固防治成果,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国家疾控局等11部门制定了《加快实现消除血吸虫病目标行动方案(2023—2030年)》,方案提出,实施以
刊载《湖南日报》2023年11月4日11版打赢血吸虫病围歼战——湖南省血防工作中的“岳阳之为”徐典波 姚 群 陈健康日前,全国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会议在岳阳召开。全国血防工作中的“岳阳之为”,备受瞩目。血吸虫病是一种传染极广、危害极大的寄生虫病,在我国流行的历史长达两千多年。
“连续30多年,广东未再发现本地新感染的血吸虫病病例。”4月22日,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以下简称“广东省疾控中心寄防所”)主任医师黄少玉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广东省持续30多年“无”本地新感染病例或病畜,巩固了血防成果。
国家疾控局、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十一部门日前印发《加快实现消除血吸虫病目标行动方案(2023—2030年)》,部署加快我国血吸虫病消除进程,提前实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的“全国所有流行县达到消除血吸虫病标准”目标。
日前,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发布《关于加强2024年汛期血吸虫病防控工作的通知》,部署汛期血吸虫病防控工作,防控急性血吸虫病发病与暴发流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部门也提醒人们汛期谨防感染血吸虫。
关于印发加快实现消除血吸虫病目标行动方案的通知。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重庆市、四川省、云南省疾控局、教育厅、科技厅、财政厅、生态环境厅、交通运输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卫生健康委、广播电视局、林草局:为加快血吸虫病消除进程,提前实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的“全国所有流行县达到消除血吸虫病标准”目标,强化巩固防治成果,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国家疾控局等11部门制定了《加快实现消除血吸虫病目标行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