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菜就是隔夜菜”“预制菜就是不健康的代名词”……一段时间以来,科普不足、网络以讹传讹,一度让公众“谈预制菜色变”。在不久前召开的天津市政协十五届二次会议期间,民盟天津市委会提出应正确看待预制菜,为其“正名”。
“93.6%企业拍胸脯说自家预制菜用-35℃急冻锁鲜,可49%消费者愣是吃出了‘科技与狠活’!黄焖鸡米饭暴雷315预测:榜上有名?专家说‘比现炒更科学’,网友却吐槽‘连亲妈的手艺都敢吊打’——预制菜,到底是懒人福音,还是智商税重灾区?
作者:守一近年来,中国预制菜产业飞速发展引发各方关注。今年全国两会,有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建立预制菜使用提前告知制度,通过法律明确使用预制菜的商家应尽告知义务。如今,预制菜早已经成为餐饮行业绕不过去的问题。
近日,网上曝出有商家偷偷添加锅气香精,让食物跟现炒的一样。有记者实际探访,所谓“锅气香精”其配料表只写着“食品用香料辅料”,但具体有哪些物质合成,并未显示。这吃进去能安全吗?【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
聚焦养生、绿色的和府捞面又遭质疑。5月14日,社交平台上有短视频博主曝出关于和府捞面使用“科技与狠活”的内容。根据视频内容,和府捞面从汤底、面条、浇头到配菜均是保质期长达一年的料理包,其中慢熬鸡汤配料表长达6行。
作者:沈 慧近日,随着“315”晚会上槽头肉梅菜扣肉的曝光,预制菜再次被推上了风口浪尖。这不是预制菜第一次登上热搜。过去一年里,围绕预制菜的争议一直没有中断过。只需简单加热即可食用,省时省心省力,这是预制菜俘获年轻消费群体最重要的一个原因。
预制菜“不得添加防腐剂”,意味着一份合格的预制菜,在防腐剂上已经不存在模糊空间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近日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明确了预制菜的定义和范围:预制菜是以食用农产品及其制品为原料,经工业化预加工,加热或熟制后方可食用的预包装菜
关注全国两会系列评论某预制菜生产间里,雇工们正对加工后的菜品进行挑拣分装。图/新华社近日,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赵皖平建议“餐厅明确标注出预制菜”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据未来网报道,日前,赵皖平代表表示,“预制菜,只要是符合国家标准的,大家不要过多地惧怕。
记者 李梦瑶“选择是痛苦的,但提前革新自己,总比等着被别人革命好。”济南本土预制菜品牌好煮夫餐饮创始人窦大海看到预制菜新国标出台,不禁感慨万分,几年前大刀阔斧的工艺革新,让他在此时找到了答案——选择是对的。
预制菜没有“烟火气”?近日,网上曝出有商家偷偷添加锅气香精,“美颜”预制菜,让食物跟现炒的一样。猛火爆炒带来的热气腾腾,本来以为是预制菜无法取代的,而“锅气香精”的出现却让预制菜也有了猛火爆炒的烟火气。那么,锅气香精能否使用?是否安全?记者进行探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