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荣昶奖学金”设立600万元奖励优秀生东方网记者孙樱齐2月22日报道:2月22日,上海市慈善基金会“荣昶慈善专项基金”与上海荣昶公益基金会分别出资300万元(合计600万元)设立“荣昶奖学金”和“荣昶领导力训练营基金”,旨在奖励和培养上海交通大学在科技创新或者领导能力方面
日前,复旦大学开展2021届本科生“毕业生之星”风采展评活动,10名“毕业生之星”名单正式出炉,这是复旦本科生的最高荣誉。其中有位女孩的名字格外闪耀,她就是来自法学院法学专业的徐珂萱,宁波效实中学17届毕业生。
袁逸初,2017级法学专业,上外模拟法庭协会理事、上外英辩队校队队员、中国翻译协会会员,本科期间曾获国家奖学金、叔蘋奖学金特等奖、上海市“荣昶学者”等荣誉,曾赴法国里尔天主教大学交换一学期修习欧盟法和国际法,曾担任亚洲学府辩论锦标赛裁判、NSDA中国冠军赛裁判,取得托福110分,通过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翻译专业资格考试,曾在北京市通商律师事务所上海分所、上海市锦天城律师事务所实习。
“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推进大思政课的全面建设”,写入今年的上海《政府工作报告》。两会现场,市人大代表、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焦扬在接受青年报专访时说,“大思政课”要有大课堂,大教室,也要有大教材,大先生。
“我在交大学习生活了近十年,在前辈们的熏陶下,我也想对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憧憬着我的未来在哪里。”3月25日,在2023届研究生毕业典礼上,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博士毕业生温洪林作为唯一的学生代表发言,细数在交大筑梦的十年时光。
转眼又到今年毕业季,对于应届生而言,他们的就业季也开始倒计时了。那么,就业这条路是从大四或研三才开始的吗?从什么时候上路才好呢?从高三到高校,有人说从“玩命的中学”到“玩的大学”,可以“放飞自我”;也有人说,晚“卷”不如早“卷”,要提前“刷刷简历”“找找实习”。
【编者按】首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总决赛近日在沪鸣金,这一98.6%普通高校参加、952万学子报名的大赛,是国内首次以促进大学生高质量充分就业为目标设置的专门赛事。经过校赛、省赛和国赛,不少上海高校学子摘金夺银,走出了适合自身特点的职业规划之路,有的甚至已经让规划变现实。
1923年秋,风雨飘摇中复旦政治学学科正式创立走过百年峥嵘岁月见证民族荣辱与国家繁荣在今天迎来百年华诞“政者,正也”从引进借鉴西方政治学到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一代代复旦政治学人薪火赓续传承“国箴务实”之政心坚守“卓越为公”之正气问道政学之经纬作育海内外英才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复旦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