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中小学宣布将开设AI通识课,每学年不少于8课时。围绕AI“助教、助学、助育、助评、助研、助管”六大核心领域,探索人工智能应用新场景,比如拓展“AI+智慧体育”“AI+美育浸润”“AI+劳动教育”等方面的应用场景。
11月23日,2024职业院校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高峰论坛暨AIGC技术应用研讨会在广东珠海开幕。为期两天的活动聚焦人工智能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和实践,广泛汇聚智慧,有效凝聚共识,为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注入新动能。
2月28日,在以“AI启智·智能时代的教育跃迁”为主题的第三届北京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大会上,集中发布了北京市教育领域人工智能应用成果,由西城、海淀、石景山、门头沟共同发起的北京市‘教育+AI’应用场景创新联盟成立,“首创·中关村发展人工智能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正式揭牌,北京青少年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罗亦丹)北京作为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和应用高地,拥有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科研机构,在基础研究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并不断促进人工智能的产业创新。今年以来,北京深入实施AI+行动,AI+教育是其中一个重要板块。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陈颖近日,中国AI产品Manus一夜爆火,引发广泛关注。AI话题的火爆也延续到了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不少代表委员都与潮新闻记者聊起人工智能,探究AI如何赋能各行各业。围绕如何用好AI,两位全国人大代表分享了自己的感受和建议。
央视新闻 3月7日,北京市教委出台《北京市推进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工作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工作方案》),计划从今年起,通过创新培育“京娃”系列智能体、全覆盖开展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打造一批“助教、助学、助育、助评、助研、助管”应用场景等系列举措,全方位推动
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教学应用实践体验现场。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供图“我是学校的大二学生,已经有4门课不及格,我该怎么办?”在“知行大先生”AI大模型里,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假装以学生身份输入了以上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