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前布局人形机器人时还是一个冷门板块,即使是当下,顾捷仍然认为,开发人形机器人的失败率远远超过成功率。10年后人形机器人市场前景巨大,但目前还没有体现出商业价值,需要有很大的勇气投入资金和人力开展研发。
今天,上海傅利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发布了第二代通用人形机器人GR-2,产品愿景是“为人工智能打造最佳具身载体”。与去年11月亮相上海科技创新成果展的GR-1相比,这款机器人在硬件、设计、开发框架等多个方面实现了创新和提升,可以与大模型结合,从而拥有AI大脑。
人形机器人作为未来的智能终端,是新质生产力的最好代表之一,AI相当于是灵魂和大脑,但它一定需要一个身体来感知真实的物理世界。中国队奥运史上首位“六金王”马龙被称为“六边形战士”,源于他出色的全面技术能力。而在浦东,傅利叶正全力以赴打造AI具身载体,向“六边形战士”的目标迈进。
在7月6日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开幕式上,傅利叶智能在重大创新成果首秀环节发布了最新研发的一款通用人形机器人GR-1,作为国内领先的自研可商业化落地的通用人形机器人产品,其展现出的技术突破引发业界的强烈关注,被视为通用机器人时代的里程碑。
来源:采访对象供图(下同)新民晚报讯(记者 马亚宁)我国通用人形机器人,迎来更强壮的身材和更强劲的运动能力。今天,上海人形机器人产业领军企业傅利叶智能传出好消息:自主研发的新一代通用人形机器人GR-2发布。
“真正通用机器人的GPT瞬间现在还没有到……但是曙光已经看到了,它不是10年20年的事,它就是三五年内的事。”9月26日,傅利叶智能发布自主研发的新一代通用人形机器人GR-2。傅利叶创始人兼CEO顾捷在近日的一次采访中作出如上表述。傅利叶创始人兼CEO顾捷。
在数据采集员操作手柄的指挥下,一排排机器人学习各种技能:端茶倒水,熨衣服,用吸尘器清扫地面,整理超市货架;在滨江步道,机器人迈开腿脚跑步,不仅稳当还能灵活避开行人;在医院诊室,外骨骼机器人帮助偏瘫的老人重新站立行走……未来已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