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黄永玉九十画展”在国家博物馆举办,当时我去了,那惊奇、那震撼至今余波未消,脑海里总是浮现他那的画作,如《山鬼》《花路》《将军》《大螃蟹》《红蜻蜓》《百鹤展翅》《大欢喜佛》《九荷之祝》《采荷南溏秋》《花一样的梦》《女人与花猫》,等等,是那样的超凡脱俗、摄人心魄。
光明日报记者 田呢黄永玉新作展正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展览以“如此漫长,如此浓郁”为主题,出自黄永玉于1979年12月写下的文章《太阳下的风景——沈从文与我》。在文中,这八个字之后,还写有六个字“那么色彩斑斓”。这句话似乎是在说黄永玉自己,跨越一个世纪的生命,浓郁而色彩斑斓。
中国著名艺术家黄永玉先生6月13日因病离世,享年99岁。他的离去在南粤画坛引起震动。著名画家、广东省女画家协会主席孙洪敏同是爱猫、惜花的性情中人,得知黄老去世,6月15日,她向南都记者发来一段悼文,表达自己的追念。黄永玉笔下的猫头鹰。
“我这一辈子活了快一百岁,运气都是路边捡来的。逢凶化吉。老实人和狡猾人都难以相信。”艺术家黄永玉在《沿着塞纳河到翡冷翠》一书中如是说。1925年,徐志摩写了一首诗,名为《翡冷翠的一夜》,将意大利城市佛罗伦萨命名为翡冷翠。
湖南张家界,三千奇峰,人们无不为它着迷。四十多年前,养在深闺的它就已经迷倒了一位艺术家,就是“老顽童”黄永玉。黄永玉五次前去张家界作画,其中,最著名的一幅画莫过于《二千八百柱》图。黄永玉与张家界有着怎样的不解之缘?“湖湘独一档”为您解读!
黄永玉画山水,不拘成法。他的山水画胆大过人,构思、立意、造型、色彩均有脱俗之处,难以常理相论。他的山水作品也延续了他作品中的典型特征:计黑当白满构图、书写式的笔墨表达、夸张的色彩处理和深厚的东方意蕴,令读者眼前一亮。
“我父亲晚年的时候,想起年轻时他跟我母亲那一段很美好的时光,画了这张《小夜曲》。这幅画他画了三张,这次展览他选了第二张。这张是2023年5月16日画的,他是6月底进的医院,在进医院之前他一直还在画。他很幸运找到了自己一辈子喜欢的事儿。”黄永玉之女黄黑妮告诉南都记者。
知道黄永玉其人是从读沈从文的作品开始的,沈先生早年的文章中写到,他有这样一个自小流落他乡的亲人,如何含了一种湘西人的坚硬和灵性,在读那本大书——生活,如果生活的苦难没有把他的灵性耗尽的话,他理应能够表达生命的光辉。
#黄永玉的遗嘱#黄永玉是一位画家。笔名黄杏槟、黄牛、牛夫子。1924年生,湖南土家族人。下面这只兔兔就是黄先生的作品之一。黄永玉12岁外出谋生,14岁开始发表作品,16岁开始以画画和木刻谋生。从黄永玉老先生经历也可看出,他是很有天赋的画家。在画坛中被称为“鬼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