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探访屠呦呦工作室:青蒿素问世50周年,为何她仍牵挂?“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诗经》中这则名句已成为大众心中关于屠呦呦与青蒿情缘的象征,工作室展览区域正是从“呦呦初鸣”开始,记录她一生与小草青蒿的不解之缘。
在论坛的最后一个环节,包括多个国家驻华使节在内的参会代表兴致勃勃地参观了该展览。从一名年轻的实习研究员到蜚声国际的诺贝尔奖得主,从一株小草到“中国神药”,50年过去了,屠呦呦和青蒿素的变化,由一间工作室、一场国际论坛轻声讲述着,为人们带来启示。
“疟疾”肆虐期间,为了研究出“抗疟”药物,她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医学研究,经过不懈的实验,终于找到了抗疟药物-青蒿,并冒着损害身体健康的风险,对青蒿进行了提取,后又不惜以身试药,保证青蒿素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来源:央视新闻微博 1969年,屠呦呦参加了国家疟疾防治药物研究项目。她和团队经过数百次失败后,研究发现了青蒿素。为测青蒿素安全性,屠呦呦等3名科研人员以身试药。她说:“祖国需要我,我义无反顾。”致敬!
央视网消息:2022年4月25日是第15个“世界防治疟疾日”,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也是青蒿素发现50周年。1972年,屠呦呦课题组从青蒿抗疟有效部位中分离提纯得到抗疟有效单体—青蒿素。它的发现,改写了只有含氮杂环化合物的抗疟历史,标志着人类抗疟历史步入新纪元。
#头条创作挑战赛#点击关注,每天都有名人故事感动您!屠呦呦与丈夫李廷钊说起屠呦呦,大家一定不陌生,她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也是我国首位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著名的药学家。疟疾危害人类生命健康数千年,全球每年死于该病的总人数高达数十万。
4月25日是世界防治疟疾日,今年的全球主题是“利用创新减少疟疾疾病负担,拯救生命”。疟疾是一种由疟原虫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由蚊子叮咬传播。作为全球重大传染病,疟疾一直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也曾在中国广泛流行。2021年6月,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中国通过消除疟疾认证。
屠呦呦教授因发现青蒿素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消息,在网络上引起了不小的争议。有人说这个奖项的获得代表中药受到了社会的认可,不再是世人诟病的对象;也有人说青蒿素的发现离不开现代化的制药手段,中药依然有不科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