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雨后的清晨,内江市东兴区田家镇三元村的“小兵多肉种植基地”,一排排种植大棚里,一盆盆色彩鲜艳、饱满丰盈的多肉植物映入眼帘。太阳出来了,业主康大兵打开大棚的遮阳网说:“多肉要见阳光,有阳光多肉才能‘上色’。
春暖花开的时节,记者走进黔西市林泉镇海子社区多肉植物种植基地,只见一盆盆形态各异的多肉植物精致“软萌”,肥厚的叶片,肉嘟嘟地簇拥在一起,治愈人心。 一旁,基地务工人员正在将客户预定的品种装筐。“最近处于销售旺季,一天要发几百盆出去,都是贵阳、毕节等地的客户。”基地负责人白海说。
捡多肉让人快乐,大棚主丢的多肉捡回家,清洗干净,还能养“捡花”,是近几年才在网上流行的新词汇,所谓的捡花,指的是当一些花卉大棚里的多肉或者是其他的植物在售卖不出去的时候,商家为了清理场地,会把大棚里的植物,花土一起当做垃圾丢掉,这个时候就会有人去捡回家,继续放在家里养护。
近几年,多肉植物凭借软萌的长相、迷你的外形,俘获了不少消费者的心。在青浦区练塘镇蒸夏村,就藏着一个“多肉王国”,集合了上百种品类多肉,颜值高且治愈力满满,不管你是多肉“新手小白”还是“资深玩家”,都能在此找到你的专属快乐~今天,小青果带你前去打卡,探寻多肉世界的乐趣。
多肉植物跟瓦松都是景天科的植物,瓦松也具备多肉植物的外形,在生长习性上也有一些相似,都喜欢生长在朝阳的地方,喜欢太阳直射日照,瓦松的生长速度要比多肉植物更快,你可以这么理解,它就是中国本土的多肉,我们在市场上所购买到的多肉,只不过是从国外运输到我国的,两种不同的环境下所孕育出来的多肉是完全不一样的。
#秋日生活打卡季#“捡多肉”不丢人,有些人想捡又捡不到,拿回家照样能养活!路上捡到别人丢的植物,外观上还是十分完整的,会有多少人放下面子把它拿回家,可能只有极少数或者极个别的植物爱好者,才会把别人丢的植物捡回家。
要说世界上哪个物种最丰富,肯定是绿植了,植物的种类是超多的,就拿我们熟悉的多肉植物来说,全国各地都有分布,只是在不同的地区下,多肉的样子是不一样的,现阶段我国的多肉植物大多数都是通过国外进口,到了我国之后再进行繁殖,其实在我国的本土,也是有多肉的。
如果你家周围有比较大型的花卉市场,那么捡到几盆植物,捡到几盆多肉是很轻松的事情,甚至都不会觉得有什么奇怪,大型的多肉市场往往兼备着批发和售卖,一些受了损伤,或者是处理一些小问题的多肉,商家基本上就会全部丢掉,这一部分多肉捡回家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恢复,生长也照样可以长成健康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