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翁在《查旧帐》一文里说:“这几天,听涛社出了一本《肉食者言》,是现在的在朝者,先前还是在野时候的言论,给大家‘听其言而观其行’,知道先后有怎样的不同”,如此“查旧帐”,“却也是一种切实分明,最令人腾挪不得的办法”。
在战国时期,湘江支流耒水中游地区有一个“鄙”县,它就是今天的永兴县。1957年和1960年,安徽寿县邱家花园先后出土了5件《鄂君启节》,形制为仿竹节剖析而成的弧面青铜铸件,正面均有长篇错金篆书铭文,其中车节3件,舟节2件。
今天讲一篇《为学一首示子侄》的节选,原文比较长,节选出精华部分。这段文言文节选自《为学一首示子侄》,作者是清代彭端淑,因彭端淑同族子侄很多,仅其祖父直系就达69人之众,但当时连一个文举人都没有,作者见状,甚为忧心,急而训之,所以才写出这篇文章来。
1955年,一位饱餐后的男子。视觉中国|图吃饭当然是人的头等大事,但常常成为一种无意识行为,吃什么,怎么吃,除了和地方物产相关,也是一种民族、家庭习惯的传递。我夏天路过一个德国小城,在那里吃了本地菜,这之前在法国也是一番吃喝,我明显感觉到两地在饮食习惯上存在着巨大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