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两弹一星?”“人类如何摆脱地球引力飞向太空?”“钱学森的精神能给我们什么启示?”……9月1日上午,北京市中小学新学期开学首日,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张德良走进北京市朝阳实验小学,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堂名为《传承科学家精神——钱学森不平凡的一生与贡献》的“开学第一课”。
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月球探测,火星探测,我国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积淀了博大深厚的中国科学家精神。回顾百年前,一批有志报国的科学家,放弃了国外优渥的待遇,回到当时“一穷二白”的祖国,为祖国人民而奋斗,奠定了中国科技发展的基础。
9月1日开学第一天,作为新开设的校园,北京景山学校通州分校迎来了首批学生,也迎来了一个重量级人物——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张德良,他为该校的学生们带来了“开学第一课”《钱学森先生引领的成才之路》,这也是该校新学期着眼于学生科学素质培养的重要一课。
5月23日,为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进一步提升沛县广大未成年人的科学素质,县科学技术协会、科技局、教育局共同举办了2024年度“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进校园巡讲”活动,参加活动的领导: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团长、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白武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原党委书记、少将军衔孙保卫,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张德良,中国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研究员夏青,北京西城青少年科技馆特级教师周又红,徐州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刘克强,沛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李晓青,县科协党组书记、主席惠通,县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婧,市科协科普部、县科协、县科技局、县教育局、沛县中学等负责人参与活动。
徐州市科协始终把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作为工作重点加以推进,坚持打造“老科学家进校园活动”这一特色品牌,激发青少年好奇心和想象力,增强科学兴趣、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育一大批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夯实人才基础。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3月7日上午,中科院专家校园行活动走进滨城区第三小学。现场,张德良教授作了以小行星撞击地球为主题的专题宣讲。他采取专题讲座、互动交流的方式,普及科学知识,意在激发学生们对科学知识的探究兴趣。
科技创新能力如何养成?小行星撞击地球会毁灭人类吗?11月1日,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内的科技工作者们走进北京市房山区五所中学,就青少年感兴趣的航空航天、天文学等内容,与学生们面对面交流,在传递科学家精神的同时,也在孩子们心里种下热爱科学的种子。
“今天我们来看看天宫长什么样子,了解如何前往天宫。正所谓‘三趟专列上九天,美男载人最安全’,这个美男是谁呢?留个悬念。”“火箭的‘肚子’里非常寒冷。过去我们火箭主要使用的偏二甲肼和四氧化二氮是有毒燃料,对当地环境和人都有一定影响。
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从“天眼”问天到万米深潜……一项项举世瞩目的科技成就,不断书写中华民族发展恢弘史诗的新篇章。钱学森是享誉海内外的战略科学家、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之一。他如何历经千险回到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