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军补给舰的发展是中国海军从近海走向深蓝的重要支撑。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经历了艰苦卓绝的发展历程。本文将详细介绍海军补给舰的发展历程,以及各个阶段发生的重要事件、技术进步和未来发展趋势。20 世纪 70 年代以前,中国海军没有大型综合补给舰,水面主力舰自持力低。
最近国产舰艇又传来了好消息,2艘总共10万吨的补给舰已经安排好了,这下次国产航母编队也不用担心补给舰不够了,甚至还未下水的076都有机会按照福建舰编队的规模安排上,看来除了沪东江南,广船也不要小瞧了,轻松就补齐航母编队短板。
据推测,最新一批次901A型综合补给舰是“福建舰”航母以及还在建造中的076型两栖攻击舰所准备的,这也变相的验证了船台上的076型两栖攻击舰只是该级舰的第一艘,未来可能还会有更多的076型两栖攻击舰下水服役。
人民海军一直奉行近海防御策略,一直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才从乌克兰获取一艘二手半成品综合补给舰,在大连造船厂完成建造,服役于南海舰队,也就是青海湖号综合补给舰,排水量3.7万吨,是当时我们舰艇的吨位之王,一直保持20年之久。
我国海军的实力进展迅猛,近十年来打造出三艘航母巨舰,让海军的威力不断扩充,在舰艇吨位排名时,055万吨大驱都因为排水量的对比,不在前五名位置,山东舰航母位居第二名,第一名的福建舰,更是当之无愧,让国人自豪感倍增。
一转眼,进入了2024年12月下旬,整个2024年即将进入尾声。在2024年,公正客观的说,我国海军新服役的舰艇数量,比较有限。但是,下水舰艇非常丰富。换而言之,2025年、2026年,各种大中型舰艇会陆续服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