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百亿级私募中欧瑞博发布社招公告,招聘量化策略研究员、境外市场总监等岗位引发了私募圈的热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百亿级私募“出海”并非个案,就其背后的原因来说,内地百亿级私募竞争激烈,部分私募想通过积极开辟境外新战场来实现突围。
中证网讯(记者 万宇)易方达基金量化投资团队近日表示,国内量化投资虽然起步较晚,但在A股上市公司数量大扩容的背景下,用数量化的方法进行量化投资正具备非常好的优势。其中,指数增强基金凭借“指数基金+主动基金”的特征,有望为投资者获取超额收益。
“目前已经面试了55场,拿到了4个offer。”今年的应届毕业生柳源(化名)主要的职业方向是私募的量化分析岗位。柳源表示,选择量化岗位跟自己的专业以及此前用量化方式炒股的经历有很大关系。另一位统计学专业的学生李泽宇(化名)则坦言选择量化是因为“赚钱的几率大”。
每经记者:彭水萍 每经编辑:彭水萍伴随着去年底以来的反弹行情,公私募量化产品业绩集体回暖,各类机构纷纷加大布局。尤其是量化大厂,在最近的春招季“抢人”更是卷得不行,动不动“百万年薪”,还搬出了“落户指标”“高端医疗”等优渥的员工福利,吃喝玩乐方面更是各种秀“别人家的公司”。
“金三银四”招聘季未到,多数公募大厂尚未动身时,中小公募就已抢先向人才抛出了“橄榄枝”。北京商报记者关注到,截至2月16日,已有百嘉基金、泓德基金、鹏扬基金、朱雀基金等多家公募面向2025年应届毕业生启动校招。
界面新闻记者 | 穆玥界面新闻编辑 | 私募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之间的竞争。近年来,随着行业的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私募纷纷加入了“抢人大战”,对人才需求量较大的百亿私募更是这场“战争”中的绝对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