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产业生机盎然、农村道路四通八达、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今年以来,郑蒲港新区姥桥镇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扎实推动各项工作有序进行,一幅产业兴旺、基础设施完善、社会治理向好的乡村振兴新画卷正在徐
近年来,马鞍山市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深入开展文明村镇创建、志愿服务等活动,强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加强乡村治理,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向上向好、移风易俗工作走深走实,真正让乡风民风、文化生活、人居环境美起来。
安徽环境新闻讯9月19日,马鞍山市生态环境微信公众号发布公开征集城市黑臭水体线索的公告,具体内容如下:为进一步做好城市黑臭水体排查整治工作,切实提升城市水生态环境质量,根据工作安排,现公开征集城市黑臭水体线索。
天寒地冻,挡不住姥长村乡村振兴的铿锵步伐。12月28日上午,马鞍山市郑蒲港新区姥桥镇姥长田园综合体重要配套项目、极力打造的乡村旅游新地标——“苇塘人家”水上餐厅,在簇拥村民期待的眼神里、在彩喷的漫天飞舞间开门迎客。
当前,长江马鞍山段水位仍处在高位,面对严峻的防汛形势,新区广大党员干部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落实防汛应急响应,在防汛一线当先锋、打头阵,彰显着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长江大堤、丰山河、太阳河及姥下河埂段,随处可见姥桥镇党员干部忙碌的身影,31岁的村干部徐向前就是其中一员。
时入严冬,草枯水浅,江风寒冽。1月17日上午10时许,马鞍山市郑蒲港新区姥下河闸附近一民居内,姥桥镇护渔队队员许世磊正在办公室里操作电脑,通过监控探头查看巡护区域内的江面河汊有无捕鱼钓鱼现象。 “姥桥镇护渔队守护的是太阳河到五一闸13.9公里的范围。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乡村产业发展蹄疾步稳、基层治理提质提效、群众幸福指数节节攀升……一份份优异答卷的背后,跃动着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有力脉搏,凝聚着郑蒲港新区党建工作迸发出的磅礴力量。党建兴则事业兴,党建强则发展强。
刚刚过去的2024年,郑蒲港新区锚定打造安徽江海联运枢纽中心的目标,坚持以数字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牵引性抓手,紧盯“大港口、大物流、大外贸”持续发力,坚持运用“七未”理念统筹发展和安全,乘势而上、顺势而为,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奋力谱写郑蒲港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发展成效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王永兵 龚衍财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海涵)近日,中铁上海工程局承建的巢(湖)马(鞍山)铁路站前5标马鞍山制梁场箱梁预制圆满完成,这也是巢马铁路江北段首家全部完成制梁任务的梁场,为全线桥梁架设全面冲刺创造条件。
G4231南京至九江高速公路和县至无为段项目申请报告核准前公示建设规模:路线起自和县姥桥镇,与已建G4221沪武高速交叉,顺接已建G4231宁九高速滁州至马鞍山段,整体向西南方向布设,经和县功桥镇,鸠江区沈巷镇,含山县运漕镇,无为市陡沟镇、泥汊镇、十里墩镇,止于无为市襄安镇,与已
乡村产业风生水起,美化绿化等环境整治立竿见影,高标准农田建设初见成效……今年以来,郑蒲港新区始终把“三农”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守住粮食安全“生命线”,奋力打造乡村振兴郑蒲港样板,不断让农业强起来、农民富起来、农村美起来,全力推动“三农”工作高质量发展,取得了阶
袁方在全市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座谈会上强调。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和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组织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推进会、全省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座谈会精神,村党组织书记要当好乡村全面振兴的“领头雁”,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为加快建设高质高效的农业强市提供有力支撑。
在和县城市社区的小街小巷,有一抹“马甲绿”,那一张亲切的笑脸,一句可亲的话语,一个善意的举动……让小街小巷充满温馨和温暖,也让和县这座县城幸福而又阳光。“这丫头真好”在大桥社区老人余先珍的床头旁,有这样一张“为民服务联系卡”,上面印有网格员、包片干部等姓名和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