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李世民的核心智囊团贞观十七年(643年),唐太宗李世民为纪念开国功臣,命画家阎立本在凌烟阁绘制了二十四位功臣画像。这些人物不仅是唐朝开疆拓土的基石,更代表了初唐政治与军事的最高智慧。他们的故事至今仍被传颂,但完整名单与具体功绩却鲜为人知。
隋末唐初,是一个风云际会、英雄辈出的时代,尤以大唐开国二十四功臣最为著名,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传世名画《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图》,感受众多能臣名将“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豪迈之情,再现大唐开国的历史风云。
唐朝贞观十七年二月廿八戊申日,唐太宗“为人君者,驱驾英材,推心待士”,为怀念当初一同打天下的诸多功臣,命阎立本在凌烟阁内描绘了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是为《二十四功臣图》,比例皆真人大小,画像均面北而立,太宗时常前往怀旧。
唐贞观十七年二月,唐太宗李世民为怀念当初一同打天下的众位功臣,在长安城太极宫东北隅建凌烟阁,命阎立本描绘了二十四位功臣的图像,唐太宗亲题赞词,褚遂良题额,画像皆真人大小,全部面向北方,阁中有中隔,隔内北面写“功高宰辅”,南面写“功高侯王”,隔外面次第功臣。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他们是唐朝时期跟随李世民建功立业的功臣,一共有二十四位,虽然对于他们的排名,很多人表示不理解,比如为什么长孙无忌排在第一位,秦叔宝却排在最后一个,而之所以这样排名,自然还是有李世民自己的考虑在里面。
唐太宗的凌烟阁24功臣中,为何这三位立下了汗马功劳,在排名时却明显不尽人意,甚至最后一位更是大失所望。凌烟阁24功臣图是唐太宗为了怀念跟随自己的功臣所绘画的真人真像图,在唐朝建立中具有较高的历史意义,特别是其中的排名更是惹起大家的争论。
他们是李世民最重要的臣子天团,在贞观十七年,阎立本在一个不起眼的小阁楼内刻画了二十四个真人比例大小的画像,其中一面画着功勋最高的宰辅之臣,另一面画着功高王侯之臣,最后一面画着有功之臣,汇聚成二十四功臣图,那么这二十四位功臣有着怎么样的故事?排名依据又是什么?
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唐太宗下诏让大画家阎立本画出24位功臣画像,藏于凌烟阁,这是模仿西汉麒麟阁十一功臣与东汉云台二十八将来纪念功臣的,不同的是:云台二十八将是以开国功臣的军功来评定的,而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与麒麟阁十一功臣则是以功绩来判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