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3月29日电 (记者 吕少威)《中共北京市委办公厅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生态文明实践推动首都花园城市建设的意见》(下称《意见》)29日发布,提出将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建设一批古树名木公园。北京将提升森林生态系统质量。
3月6日下午,盐城市阜宁县古树名木救治复壮项目负责人苏政军和同事来到阜宁县板湖镇前汪村,察看村里这株近百岁柳树的复壮情况。工人通过复壮透气孔,对柳树进行施肥。“这株柳树原来树干大面积腐蚀中空,且靠近道路,树池面积狭小,根系无法充分汲取生长所需养分,长势衰弱。
如果想要寻找一种生命,能见证千百年风霜,那没有什么比古树更有资格了。黄帝手植柏、保生柏、老君柏、仓颉手植柏和洛南古柏这5棵树龄5000年以上的古树,不仅是跨越时空的绿色传奇,也代表了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和文化象征。
来源:【绿色湖南】(中国自然资源报)陕西黄帝陵的“黄帝手植柏”见证了华夏大地5000年的文明史;“黄山迎客松”展现了开放包容的大国风范;“塞罕坝功勋树”彰显出艰苦奋斗的时代精神;广东新会天马村村民世代守护“小鸟天堂”,成为我国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动范例……千百年来,古
川观新闻记者 张敏1月30日,广元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十九条措施》(以下简称“《十九条措施》”)正式出台,明确提出,广元各县区每5年至少开展一次古树名木的资源调查,每10年至少开展一次古树名木的普查,并鼓励单位和个人提供未经认定和公布的古树名木资源信息。
来源:【绿色中国】每每见到古树名木,常常令人肃然起敬。古树名木有“活文物”“活化石”之称,是一笔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如何才能准确测定它们的年岁?为何说当下的过度保护成为古树名木的最大威胁?文/摄 梁瑞龙谈及古树名木,几乎每个人都或多或少见到过。
新华社北京9月28日电 题:守护“绿色记忆”——保护古树名木的创新实践新华社记者张旭东、张海磊、袁秋岳千年古树,绿意盎然。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保护古树名木是建设生态文明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古树名木是重要的物种资源、景观资源和生态资源,承载着传统文化,见证着历史变迁,被誉为“绿色的国宝”。为了更好保护古树名木,我国将对古树名木全面实行挂牌保护,因地制宜设置保护设施。这是记者14日从国家林草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的。
绿色中国北京2月14日电(融媒体记者 符超)记者2月14日从《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国家林草局与相关部门协同发力,围绕“规范化、精细化、协同化、社会化”四大方向,推动古树名木保护取得显著成效。
潮新闻 记者 黄宁璐 通讯员 夏毅启动仪式现场。拍友 邹训永 摄《古树名木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3月15日起施行。3月13日上午,普陀山古树名木保护暨生态警务宣传月启动仪式在普陀山景区举行,宣贯《条例》的同时,深化生态警务护绿行动。
央视网消息:今年1月,我国《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正式公布。记者从国家林草局14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今年,我国将开展第三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近年来,我国对古树名木的认知和保护不断深化。水松是国家一级重点野生保护植物,在自然状态下种子萌发率低,处于极危状态。
生长在芷江侗族自治县杨溪河口的重阳古木——杨溪云树。相传此树栽于西汉时期,距今已有2200余年。资料图红网时刻新闻3月18日讯(记者 李璐)古树名木是森林资源中的瑰宝,是自然界和前人留下的珍贵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生态和科学价值。
来源:【绿色中国】古树,指树龄在100年以上的树木;名木,指具有重要历史、文化、景观与科学价值或具有重要纪念意义的树木。古树名木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科学、生态、景观和经济价值。
新华社成都9月26日电(记者袁秋岳、萧永航)当你闭上眼,坐在一棵千岁古柏树下,微风轻拂,岁月低语仿佛悄然入心。这棵翠云廊中编号尾号为521的古柏树,远观如象,是专职古柏守护员赵明每日巡护路上的休憩之地,也是他乐于向偶遇的徒步者推荐的心头好。
中新网长春1月24日电(记者 郭佳)吉林省林业和草原局24日消息,《吉林省古树名木保护行动方案(2025-2030年)》正式实施。其中提出到2026年底,全省古树名木建档率、挂牌率和管护责任落实率均要达到100%,到2030年,建成古树(群)公园15个。
光明日报长春1月25日电(记者任爽 通讯员魏静)记者24日从吉林省林业和草原局获悉,为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吉林省林业和草原局、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绿化委员会办公室等部门日前联合印发《吉林省古树名木保护行动方案(2025-2030年)》,力争到2026年底,吉林省古树名木建档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