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参考消息网11月23日援引美国福克斯新闻网19日报道,人工智能(AI)诈骗盯上了美国老人,2022年造成损失超16亿美元。据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的报告,许多诈骗分子利用AI技术模仿人的声音,之后打电话给受害者或者他们的家庭成员,索要钱财。
据央广网报道,有网络主播正将目光瞄向“AI(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等新兴领域,用虚拟商品对老年人进行诱骗。被曝光的名为“李校长AI”的主播用不实视频诱骗老年人为买到并不存在“养老伴侣机器人”先购买相关培训课程,销售额超百万元。
来源:央广网 记者从银川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针对网络主播“李校长”通过网络发布有关养老机器人的不实信息,诱导老人买课等行为,银川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已在第一时间成立专项工作组,连夜展开核查。此外,银川市委网信办也已介入。3月14日,央广网刊发了《洗衣做饭当伴侣?
据报道,有网络主播正将目光瞄向“AI(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等新兴领域,用虚拟商品对老年人进行诱骗。被曝光的名为“李校长AI”的主播,用不实视频诱骗老年人为买到并不存在的“养老伴侣机器人”而先购买相关培训课程,销售额超百万元。
AI是全国两会上的热门话题,北京市日前亦宣布将在中小学开展AI通识教育。除了未成年人,老年人可能是最需要AI通识教育的群体:AI既可以成为养老的帮手,却也可能扮成“靳东”用一场虚假的黄昏恋骗走他们的养老钱。要驾驭这把“双刃剑”,必须更加深入的了解AI。
DeepSeek热潮未退,Manus一码难求,AI产品的火爆出圈,瞬间吸引了嗅觉敏锐的“卖课大军”与逐利者蜂拥而至。而那些自以为“吃上螃蟹”的消费者,常常面临风险。澎湃新闻深入挖掘9776条投诉数据,从中梳理出消费者深陷AI陷阱与骗局的各类场景及渠道。
近日,包头警方发布一起利用人工智能(AI)实施电信诈骗的典型案例,福州市某科技公司法人代表郭先生10分钟内被骗430万元。4月20日中午,郭先生的好友突然通过微信视频联系他,自己的朋友在外地竞标,需要430万保证金,且需要公对公账户过账,想要借郭先生公司的账户走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