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上巴渠大地,记者感受最深的是两个字:重振!重振,是这座城的壮志;重振,是这城人的夙愿。5000多年的巴人文化传承史,2000多年州、郡、府、县所在地的建制史,“一县成军”的英雄史,工业总量曾“全省第三”的创业史……从历史深处走来,达州几度辉煌,几经起伏。
大会现场,四川炬原玄武岩纤维科技有限公司和四川航天拓达玄武岩纤维开发有限公司分别与大竹、开江、宣汉、通川、万源、渠县、达川、达州高新区及市农村农业局、市国资委、市住建局、市水务局、市文体旅游局、市交通局分别签订了玄纤原丝及后制品和纤复合管道采购协议,签约金额共计1.62亿元。
达州高新区政务服务中心4月24日,达州市2023年“人才之春·达人有约”系列活动启动仪式举行,活动发布了达州市人才机会(政策)清单,并与众多科研机构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为全市未来科技创新工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保障。功以才成,业由才广。
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上精准发力,达州结合资源优势和发展实际,聚焦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化改革,全力冲刺千亿级产业、千亿级园区、百亿级企业发展目标。记者 李梦鑫:我现在是在位于达州高新区核心区的蜂巢能源达州锂电零碳产业园项目建设现场。
1月15日中午,四川达州高新区冷风夹带着小雨,59岁的环卫工袁平先拿着大扫把和白色塑料袋,向停在不远处的高新区移动工会驿站走去。他进了门,从白色塑料袋里拿出塑料水杯和玻璃饭盒,他先打开饮水机接点热水喝,再用微波炉热饭。不一会儿,他的3个同事陆续到来,大家寒暄起来。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川观新闻记者 袁城霖1月3日,宣汉县正达凯先进智造产业园项目施工现场,近千名建设者忙碌施工。“我们计划春节前完成全场2.5公里管廊土建施工,为后续各类管道的架设安装提供保障,所以元旦假期一直处于紧张施工状态。
实验室内,理论研究不断突破;生产线上,生产效率不断提升;企业里,技术成果不断转化……如今的达州高新区,科技创新动能正加速释放,一幅幅科技兴业的壮丽画卷正徐徐展开。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