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话的出处来自孟森老先生的《明史讲义》。那么要弄清楚此话的准确性,就要明白此话所处的语境。该句话是从中国自三代以后,得国最正者,唯汉与明。匹夫起事,无凭借威柄之嫌;为民除暴,无预窥神器之意。而来,自三代以来,何为三代,历史圈中三代指的是封建社会的前三个朝代,即夏商周三个朝代。
中国古代的王朝更替,虽然大多数是依靠武力或者强权取得的,但是作为统治者都希望获得一个好的名声,都希望自己是正统,取得天下的手段是最光明的,然而很遗憾,中国历史上几十次的王朝更迭,很少有正大光明的,更多的是强权和阴谋。
汉朝和明朝,为何是封建王朝里得国最正的?其他王朝又该如何排名?2022年的时候,淮下书生已经就这个话题专门讲过两期。汉与明首先,得国正不正和治国好不好这是两个概念,你别混为一谈。得国对应的是亡国,治国对应的是乱国,得国和治国并不冲突!说白了,即便得国不正的,也有可能治国治得很好!
明太祖朱元璋,字国瑞, 出生于濠州钟离太平乡孤庄村,明朝开国皇帝,在位31年,,1367年朱元璋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 为号召,派遣徐常二帅举兵北伐,以推翻元朝统治,洪武元年即1368年正月,朱元璋继位于应天府,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同年秋攻占大都,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其后平定西南、西北、辽东等地,最终统一全国。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文|海风编辑|阿荣1372年(明洪武4年)3月,明朝第二次科举殿试即将举行,考生们正忐忑地等待着洪武大帝朱元璋的策论题目。
无论听多少高大强的言论,我还是觉得,在许多方面,尤其是科技方面,中国与国际一流相比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不过,这也不奇怪。纵观上下五千年,中国人最喜欢的不是科技,而是统一。为了一统天下,老祖宗们不遗余力地折腾。
朱元璋和刘邦,谁的出身更低,事业起步更难?上期淮下书生对比了他俩的创业难度。我说了,不要纠结出身,你要看他们起步的军事环境,各方势力之间的关系!出身只是加分项,不是决定项,所以我提都没提朱元璋的出身。朱元璋和刘邦不过,还是有人揪着出身不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