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论语》中,孔子的弟子曾子描绘了一幅春日里的特别图景:人们在上巳节这一天外出游春,沐浴于自然之中。上巳节,古时也被称作“女儿节”“桃花节”,这一节日源远流长,起源于先秦时期,到了汉代达到鼎盛,至唐朝更是盛极一时,其庆祝活动延续了约八百年之久。
□作者 郑学富民间流传说:“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轩辕生。”三月三是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的诞辰日。三月三古称“上巳节”,该节日在汉代以前定为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后来固定在三月初三。由此衍生出来的祭祀高禖、衅浴祓禊、曲水流觞、郊外游春等著名的民俗活动。
N海都全媒体记者 罗丹凌“暮春嘉月,上巳芳辰”。上巳节俗称三月三,是汉民族传统节日 ,该节日在汉代以前定为三月上旬的巳日,后来固定在夏历三月初三。上巳节是古代举行"祓除畔浴"活动中最重要的节日,人们结伴去水边沐浴,称为"祓禊",此后又增加了祭祀宴饮、曲水流觞、郊外游春等内容。
上巳节,又称元巳节,因处在农历三月上旬的第一个巳日而得名,民间也俗称它为“三月三”。据《周礼》等相关文献记载,上巳节在西周时期便已经存在,在汉代被正式确立为“官方节日”。这天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平民百姓,大家都要举行“祓禊”仪式,用流水沐浴身体,以期祛除宿疾,祈求健康。
央视网消息(记者 熊赳赳)四月,春光明媚。日前,江西省景德镇市珠山区瓷源境文工旅特色产业园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陶源春秀”上巳节系列活动,活动以沉浸式游园会的形式呈现,游客们能够亲身体验中国古代传统的上巳节礼仪,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北方人过清明节,总觉得有点儿不在状态。“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春雨润物,生机发动,人们的心情本该和杜甫一样喜悦,又如何能找到“断魂”的感觉呢?清明不像除夕、重阳可以互祝快乐,也不像端午可以问候安康,那么我们到底该用什么样的心情、营造什么样的气氛,去选择清明节的正确打开方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