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云新闻】8月27日,昆明市阳宗海万顷碧波,湛蓝如镜。蓝天、碧水、青山交织出一幅绿色、生态、美丽的画卷。今年上半年,阳宗海全湖水质继续稳定保持在Ⅲ类水标准,氨氮、总磷、总氮、砷等指标达到Ⅱ类标准,水质在九湖中排名第3。
记者 郭健12月13日,泰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四场,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戴先锋介绍了环境污染治理工作专班工作及全市强化环境污染系统治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情况。
根据国家公布数据,2021年白洋淀淀区整体水质为Ⅲ类,同比好转一个水质类别,主要指标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和总磷同比分别下降16.8%、16.1%和30.4%,湖心区和非湖心区水质为Ⅲ类,为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发展提供了良好生态环境支撑,并与北京市、山西省形成联防联控联治大格局,入省境断面全面达到Ⅲ类以上标准。
大陇网-兰州晨报讯(记者田玥)4月16日,国务院正式印发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了水污染防治工作目标:到2020年,全国水环境质量得到阶段性改善,污染严重水体较大幅度减少,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持续提升等。
现在白洋淀天蓝水清、荷红苇绿、万鸟齐翔的感觉太好了。水质越来越好,鸟类越来越多,都慢慢回到原来的状态,回到了我儿时的那种感觉。”盛夏时节,安新县白洋淀摄影家协会主席张学农又来到了白洋淀拍摄采风。作为土生土长的安新人,张学农看着焕然一新的白洋淀感慨万分。
近年来,山西省委省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持续推进黄河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2018年至2022年,沿黄19县新增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2300多平方公里,水土保持率由53.8%提高到56%。
来源:河北日报 近日拍摄的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邢台市区段。(本报资料片) 本报记者田明摄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通水十年来,一渠清水从丹江口水库出发,不舍昼夜奔流北上,滋润着北方大地。
俗话说,“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淮河是沿淮苏、鲁、豫、皖四省人民的母亲河。千百年来,清澈甘甜的淮河水像乳汁一般滋润着淮河两岸的人民。但是从20世纪80年代起,淮河水质开始变坏,变得发黑发臭。1984年,我从阜阳师范大学化学系毕业后,被分配到当地环保部门工作,一直工作到退休。
[运河保护进入提升生态系统的新阶段]“运河大部分水质已达到三类水标准,未来运河保护工作的重点在于生态系统的提升。” 在游船上,杭州市京杭运河(杭州段)综合保护中心水体治理部副部长李建勇向采风团介绍了运河保护的阶段成果。
今年,汾河13个国考断面全面退出劣V类。现在汾河有什么新的变化?跟随记者一起感受“为了一泓清水入黄河”背后的努力。山西皮划艇队汾河上备战全运会在山西太原汾河景区晋阳桥下的水面上,山西皮划艇队的队员们,为了备战明年的全运会,正在进行紧张的训练。
《南方都市报》2024年5月8日A07版。数万人的生活用水出现红虫、青苔等杂质,供水厂水源地明渠输水,附近堆积粪便。自去年10月起,广东省茂名市茂南区碧桂园业主及周边住户要求查看水质报告、更换供水公司,但半年来未果。
来源:【嘉兴日报-嘉兴在线】前言:水源地,是千家万户的“大水缸”,是城市的生命之源。水乡嘉兴,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到本世纪初,曾受水质性缺水的困扰;如今,在环保人多年的不懈努力和全市百姓的齐心守护下,嘉兴水源地取得考核全域优秀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