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豆》是张艺谋导演早期作品中,大放异彩却也充满争议的一部影片,也是中国首部获得奥斯卡提名的电影。初看《菊豆》,差点以为编剧是《红高粱》的莫言先生,它们都有着相似的语言风格和相似的乡土情怀,一下就把观众代入到封建的、压抑的、腐朽的乡间荒野。
巩俐主演、张艺谋执导的电影《菊豆》改编自刘恒的中篇小说《伏羲伏羲》,电影对原著进行了大量的修改,无论故事的场景、人物之间的关系还是故事的结局,都存在极大的差异,但两部作品都反映了女性在压迫中反抗,以及个体情感在与社会世俗的碰撞中幻灭的悲情。
1988年,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高潮阶段,而张艺谋导演的影片《红高粱》也引起了重大争议。在中国大陆,那些喜欢这部影片的观众走出影院后,常常模仿片中轿夫们酒醉醺醺的样子,哼唱着他们不堪入耳的小调,使警察们感到非常紧张。
为了写《菊豆》的书评,我特意去查了当时拍这部电影时,男女主角的年龄。不过电影是电影,小说是小说,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尤其是在结尾的处理上:原著中,天青并非被天白所害,而是自己了结了一生,苍老的菊豆用一句“我那苦命的汉子呦……”
张艺谋导演的电影风格很明显,主要体现在色彩和摄影方面,《菊豆》这部电影是张艺谋继《红高粱》之后推出的一部电影,张艺谋在收获了《红高粱》带来的硕果后,九十年代初期的《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等作品随之更显成熟。
作者|电影夫人(头条号签约作者)张艺谋的电影,一直备受争议。从处女作《红高粱》开始,批评之声不断。1990年在日本上映的《菊豆》,尤其如此。有人说,这是巩俐尺度最大的一部作品。要不然,也不会被禁25年。现在看,还那么“辣”眼睛。一影片改编自刘恒小说《伏羲伏羲》。
如今的张艺谋,虽然已在商业类型片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但回首翻看他早年的几部作品,无一不是在艺术上精雕细琢,在思想上发人深省的经典佳作。其中,1990年上映的《菊豆》,以上世纪20年代中国山区某村落的家族往事,道出了当时女性的悲惨处境,以及传统宗法制度的灭绝人性。
1989年前后,演员李保田受邀前往张艺谋剧组试镜。拿到剧本后,李保田有些抵触的。张艺谋想要他饰演的角色是一位二十岁出头,年轻力壮的小伙子,而那时的李保田已经43岁了。试镜结束后,张艺谋和李保田都非常沮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