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北邮15名学生联名举报的教师郑某。 北邮学生举报遭导师郑某压榨。 被华中农大11名学生联名举报的教师黄某某。 华中农大学生针对黄某某的举报信。 网络截图 一份长达20页的举报文件,让高校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关系再次成为焦点。
光明网评论员:92年的导师,98年的学生,“学生管我叫哥,我叫他们宝子”……近年来,“90后博导”“95后大学老师”等青年教师开始在各个大学崭露头角。有媒体就关注到大学教师年轻化的问题,并就这样新型的师生关系作出报道。
就读同一所大学同一专业、拜在同一导师门下,还是同名同姓、同年同月同日生,世界上真有这么巧的事情吗?武汉科技大学文法与经济学院贺尊教授两位同名同姓的研究生,近日在一次聚会交谈中偶然发现,两人竟然还是同年同月同日生。
导师跟结对的学生不熟,这该怎么办?叫不出学生的名字、见面时尬聊,如何“破冰”?在日前进行的“静安教育学术季·第七季”——落实全员导师制,推进“三全育人”新格局专场中,来自上海市时代中学的徐逸青老师,讲述了她和结对的学生从陌生到熟悉,直至走进心灵的故事。
关于硕士生导师的招生名额问题在不同高校和科研院所里面的相关政策是不一样的,以小编所在的学校为例:1.中级职称-讲师就可以招收硕士研究生,理论上前三届的招生名额都是1个,一般当导师进学校拿到科研项目以后,第二届开始就可以招收2个学生,在中级职称老师每年可以带2个学生,3届加起来可以带6个学生;
又是一年考研报名季。只是相比高考填志愿,考研除了要选学校、挑专业,还多了一道拼运气的抉择:选导师。很多人说研究生选错老师,读研就会很痛苦,此言非虚。有研究对上百名硕士生进行调查后发现,影响他们对研究生培养质量满意度的因素中,重要度最高的就是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