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神话传说中,宇宙空间分为了天、地、人三界,三界之中生活着神仙、佛菩萨、妖魔鬼怪、以及芸芸众生。《搜神记》中,对于“妖怪”是这么解释的:“妖怪者,盖精气之依物者也。气乱于中,物变于外,形神气质,表里之用也。本于五行,通于五事,虽消息升降,化动万端,其于休咎之征,皆可得域而论矣。”
《志怪故事·洞庭道士》则三话说人死了就变成鬼,鬼又害人,而鬼死了变成聻,聻又害鬼。这一天,月黑风高。远处传来几声乌鸦的叫声,四处散布着蟋蟀的鸣叫,给这个黑暗的夜晚带来了无尽的恐怖。而就在城隍庙内,城隍庙里面正在审理案件,为阴间主持公道。这个城隍庙位于城郊外,年代久远,已无人去往。
“人死为鬼,鬼死为聻,聻死为希,希死为夷”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生命轮回的一种描述。白话译文:正常的人死了就会变成鬼,鬼如果再次死亡就变成了聻,然后还会再次死亡变成了希,再次死亡后就变成了夷,最后一次死亡就是微,也就是虚无的意思,就是不存在了。
◎唐山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神光意难候,此事终蒙胧。在长诗《牵牛织女》中,杜甫这样写道,意思是:什么牵牛织女,有谁见过?就是个无聊的传说。杜甫认为,每逢七夕,上至公卿、下至平民都在祷拜,不惜通宵忙碌,毫无意义。柳宗元也持此论,他在《乞巧文》中讽刺道:“观者舞悦,夸谈雷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