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北经济日报】扫码看名单本报讯 3月17日,文化和旅游部印发《关于公布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通知》,公布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942人)。河北王发礼、姚希呐、刘海明等39人入选。本文来自【河北经济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
河北日报讯(记者史晓多)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名单。河北4个集体获得“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称号,7名个人获得“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落花堂木刻”是由嫁妆铺花棂雕刻传承而来的一项传统技艺,其木刻作品主要以表现书法、花鸟、人物、动物等传统文化图腾为主,容高浮雕、浅浮雕、蝉翼雕、阴刻、阳刻、线刻等多种刻制技法于一身,可以在一幅作品同时汇入多种传统文化元素使用多个传统刻制技法。
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共942人,其中民间文学41人,传统音乐95人,传统舞蹈82人,传统戏剧167人,曲艺47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45人,传统美术140人,传统技艺200人,传统医药54人,民俗71人。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加强全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队伍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河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有关规定,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开展了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申报和评审工作。
10月21日,游客在邯郸市峰峰博物馆欣赏磁州窑古代瓷器。10月20日,邯郸市峰峰矿区智晖彩艺有限公司推出的创新编钟造型茶具。10月20日,邯郸市峰峰矿区临水镇泉头社区,小朋友参与磁州窑陶艺制作课程,感受非遗文化魅力。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图①:国家5A级旅游景区邯郸广府古城。 薛 冬摄(影像中国) 图②:邯郸市丛台公园武灵丛台景观。 金 华摄(影像中国) 图③:在邯郸成语剧场内,演员正在表演成语舞台剧《邯郸学步》。